微信应该是互联网革命中最伟大的产品了。
其实不管早期的微博,人人网,还是至今风靡全球的Facebook。都有一样的特征——用信息构建自己的表象生活。
朋友圈是今天最靠近我们的一张“生活的皮囊”
我们早已从互换电话号码,互留邮箱的年代,转移到了互换微信的时代。
爸爸妈妈如同我们一样大的时候,是怎么沟通的?我好想真正的体验一回。我的记忆力,爸妈有一本电话本,里面整整齐齐的记载着 名字+电话号码,最多就是后面加一个职业。这应该是最多的信息了。所以生活中,只有真正身边人的故事和新闻联播。70%的精力给了生活,30%的精力给了新闻联播。那个年代,偶尔向某一个电话本里的人打一个电话,对方是会感觉得无比的喜庆的。因为他的“封闭”生活中,多了一个你来嘘寒问暖。
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新朋友,然后我们一定会互相交换个微信。紧接着,如果你觉得对方有意思,或者你对他有目的性,你一定下意识的去翻阅他的朋友圈。你觉得看完他的朋友圈,你对他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们可以有了话题,你或许更了解他的行踪。
也许是对的,多一个方法让你去破冰。但也让人害怕。
所以聪明的人,做了朋友圈分类。有生活,有工作,有死党,有闺蜜。
一栏专门给领导看
一栏专门给闺蜜看
一栏专门给家人看
甚至再来一栏专门给炮友看
如果你不会经营你的朋友圈,你又什么都爱发。那你可能已经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
都说信息时代,大家收到了过多的信息。朋友圈这个产品,我不禁感叹,hey 朋友圈,你不自觉地搅坏了生活这锅安逸的趟。
如果你是个非常喜欢社交,又有社交意识,又懂互联网的生活方式,那你就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你的朋友圈一定被你管理的井井有条。你分类管理,每一个类别你都一定会规划内容,让该看的人看到该看的内容。领导眼中,你是个刻苦的卖力的员工;朋友眼中,你是个热爱世界的生活家;父母眼中,你过得非常充实;炮友眼中,你腰缠满贯,还天天爱健身。
这样的你,在这个朋友圈时代,非常优秀,对周边的人来说,你几乎的完美的。
但你的生活本身呢?你花了这么大的精力去经营你的朋友圈,试问你还有多少时间去经营和感受你真实的生活。你的生活是否如你朋友圈描述的这么完美?又或者,你也已经被你自己的朋友圈自我麻醉。
人,永远都是有目的性的,良性也好,恶性也罢。目的性是本能。捕猎能力的遗传而已。人类生存下来,和其他动物一样,我们都有捕猎的能力,只是我们更牛逼。
所以,我相信,你每发一条朋友圈,潜意识里都是在捕猎。你在准备和发送这一条朋友圈的时候,你大脑的潜意识一定有一个目标——你想发给某个人看,但是你又不想太直接。就好像高中年代的你,喜欢一个女同学。当你知道,你已经在她的视线范围之内了,你不自觉的开始做作,你想让她发现你,可又不希望那么的明显。
哦,lord,我们的朋友圈每天都在发生这一幕。那个TA可能没有即使的看到你这条朋友圈,可那些其他人,早已开始一条条的给你回复,给你点赞。你开始觉得处于礼貌,一条条回复,对方也处于礼貌,跟着回复你,谁先停止回复,可能就是一条反射弧线在告诉对方,你在我这条朋友圈里,不是很重要。识相一点的可能自打退堂鼓;敏感一点,可能就难处理了。
我们的社交,已经完完全全的搬到了线上。可你也知道,线上社交,处处是雷区。
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
越是生活充实的人,朋友圈越是干净的一尘不染。
我身边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把生活贡献给了实实在在的日子和家人。他们的朋友圈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不要误会,他们没有屏蔽你,他们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发。可能是对于互联网生活的迟钝,也许他们就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单纯的不知道有什么可发。他们的生活方式还停留在2000年初。有事一个电话,就这么简单。突然有一天你在生活中见到他们了。他们总是笑的最阳光的一个。
你发现了么?朋友圈越是干净的人,在当面交流的过程中,越是能给你一种真实感,一种是实实在在的交流的快乐。
生活不会给任何人优势,你花了时间在经营线上社交,你自然会慢慢丧失线下社交的技巧和直觉能力。但你不要忘了,面对面交流永远是最能留在别人心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本身就非常难得,而且线下的环境是最封闭的,当场只有你和他,你们的注意力一直在对方身上。一个微笑,就足以代替100条朋友圈的相互嘘寒问暖。
越是孤独的人,朋友圈越是精彩
我是尉迟莫祖,喜欢我的文字的话,也请默默的关注我一波,就当是给我一点写文的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