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作为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各大公号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各显神通抢流量。
《人民日报》美文配美图,包罗万象,从2000多年的历史,讲到今日月亮最圆的时刻;从吃元宵,到赏花灯猜灯谜;从唐诗中的元宵“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到宋词中的元宵“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从元宵节的各种习俗,到为新的一年全力以赴。最后,还要一句美好的祝愿收尾,“愿不负时光,不负努力,人安心安,花好月圆”。
《国家大剧院》奉上8首民乐经典:钢琴曲《彩云追月》清朗大气,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幽美邈远,二胡曲《二泉映月》幽怨凄怆,古琴曲《关山月》短小飘逸,洞箫曲《梧桐月》潇洒写意,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清新雅致,管弦乐《花好月圆》欢快热烈,作者、乐器、曲目都选的颇具匠心。
《颐和园》细细展开了一幅《乾隆爷元宵行乐图》;远山嶙峋,亭台玲珑,乾隆皇帝坐于二层阁楼,手持如意,观看皇族子弟庆元宵。院中架起高高的花灯,舞龙的、吹唢呐的,熙熙攘攘,孩子们在老松下玩耍,院廊下挂着精致的花灯。上元佳节,无论皇家平民,尽享团圆之乐。
《微故宫》财大气粗的送上了紫禁元宵图集:《胤禛十二月行乐图之元宵观灯》、《管西宁元宵同乐图轴》、《福贵岁朝图轴》,还有瓷器上的各种婴戏图。末了,还附上灯谜一则“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三联生活周刊》带着读者“梦回大唐”,讲述了一段太平公主的“元宵节邂逅”。“我出生在长安,可十四岁才见过它真正的样子。”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纵是一是情劫,可那一晚,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还有《涵芬楼》简单粗暴的上了19首有关元宵节的古诗词,《国家图书馆》推荐了两本关于元宵节的书《元宵张灯习俗》、《上元之期——元宵节》以及公开课资源,《国资小新》喜气洋洋的发布了中奖名单……
读一圈公号,也算过了一次文化元宵。那么,你猜出故宫的灯谜谜底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