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片修图指南 [长篇教程限时开放]

        这篇指南是写给那些想修出精美大片,以及那些想把修图技艺提高到顶级水平的人看的。最重要的是写给那些学了以后,会照着去做的人看的。我尽量确保任何一个有专业经验的人士读完,都能获得到有益的信息,同时尽量不疏漏掉完美大片应具备的每一个关键性要素。

        当你编辑一幅图片的时候,会发现可能在一幅图片上耗费的精力格外的多,而修另一张图片时则可能耗费很少。没有任何两个摄影师,能够在此达成一致性,因为他们就不应该,也不可能达成一致。要掌握的是用来处理照片的最佳方法,然后灵活有效地运用。

        我开始深入写这篇教程时,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一方面我对软件及用途、用法非常的了解;另一方面,我真正知道人们想要或需要什么,知道他们想把图片修到什么程度。

        于是问题就变得简单了,我可以从技术角度或是更直观的角度,决定如何为他们提供想要的信息。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和使用数码相机,对图片处理方面的信息需求也随之呈爆炸性增加。一般大多数人都会购买便宜的数码相机,然后去了解一点如何使图像看起来更好的方法,但这些几乎都是在图片拍的不理想状况下的“抢救范畴”的知识。

        这就是此篇指南存在的意义,它提供了一种入门知识到顶尖技法的过渡。我希望你浏览指南时,很多没有被你注意过的实用信息,能帮助你理解什么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而由衷感叹“哦,奇迹原来是如此简单就可实现,我为啥就他娘的没想到呢”。

编辑基础

        只要敢标称自己是摄影师的,就一定懂些基本的修图技巧,哪怕只有一点点。但他们几乎都没有一套完整的修图思路和想法,几乎都是依赖着这些基本技巧在蒙着修图。

        我在常年的摄影教学过程中,和很多拥有数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以及很多号称有多年摄影经验的摄影师都深入交谈过,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应该这么去做。尽管他们固执地认为所采用的修图方法,一定有着“特定理由”,但这都是他们自认为的。于是他们就会去学习大量的莫名其妙的方法,貌似做了大量的内容填充练习。     

        其实只有学习并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完成这个填充的过程。

        修出完美大片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在还没开始修图的时候,在评估任何一种会被采用的技术效能之前,你应该做的就是评估照片。并不意味着一上来就要确定图片是太暗了还是太亮了,是否需要旋转或裁剪,而是要找出图片存在的错误,以及你打算如何修正这些错误。

        有太多的方法可以改善一幅图片的明暗,但如果你没有想法,一切都无从谈起。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越来越擅长解决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但我还是建议你在桌子上放一张纸和笔,对图片进行评估时把想法都写下来,这将有助于捋顺你的思路。一旦你开始在电脑屏幕上评估你的图像,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让你的大片修图思维不再是想象化。

        有些优秀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就有一个规划,甚至在按下快门之前,就会想到最终要的图像效果。但这需要系统练习,才能知道图像被捕获后会是什么样子,需要很多关于“你喜欢的是什么”的知识,以及后期哪些工具与技术可用,那些酷的方法能带来什么,更需要一些铁定的不能违反的法则,约束住拍摄行为。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它能使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摄影师。

        一旦开始评估你的图片,就要想方设法找出那些具有成为大片的潜质的照片。否则即使你花再多的时间去处理,无论怎么做它都无法变成一幅作品。所以别浪费时间和精力,去编辑那些永远都不会成为大片的图片。

        基本上,一张具有大片潜力的图片,都会有清晰的叙事性,能够通过画面的要素构成来述说一个故事情节或讲述一个事件。并且至少具有以下三个要素:1)清晰明了的主体,2)有趣的光线,3)完美无缺的构图。

        换一种直白的说法,你的片子如果想过得去,至少要有上面三个要素之一,否则除了你自己傻乎乎地陶醉其中,连鬼都不会多看你的片子一眼。你可以把一个不是很有趣味的题材经过一些编辑,配上令人惊叹的光线,变得令人难忘。

        当然,如果一个有趣的主题,再加上“令人敬畏的光线”,以及高超的构图技巧,所塑造出来的效果,一定会令人感到震惊!这不正是你梦寐以求的吗?

看的门道

        既然你有了出大片的欲望,而且图片也具备了这种潜能,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把图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要时刻问自己,你的眼睛会看哪里?你想让观众的眼睛去看哪里?这些地方就是图片的核心区域,是你要重点强化的地方。

        首先,无论是你的还是观众的眼睛看到的,一定是这张图片的主体。如果你的眼睛没有看到主体,注意力的焦点不在它上面,就一定得问为什么,得找出问题的原因了。如果是不显眼,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把它强化出来。如果是根本找不到,就应该立刻放弃掉这张片子,它不但成不了大片,而且根本就是一张垃圾。

        其次,你应该注意图片的整体颜色和色调,图片是太亮还是太暗了。

        第三,基于生活人们会有四种典型的“记忆颜色”:蓝天色、植物绿色、人的皮肤色和中性色彩。这是图片中最重要的颜色,被称为“记忆颜色”,因为人们经常看到它们,并且具有惊人的能力来感知颜色的准确性,“记忆颜色”一旦出现,观众就会立即注意到。

        不过要记住,当这些颜色完全不像自然的颜色时,也许是个非常好的开端。如果这些颜色出现不同,就一定要确保它们是否有明显的的色调倾向,色调是区别大片和平庸图片的一大要素。

        第四,一定要细致查看图片边界区域,看看这里是否会有一些分散观众注意力的东西或杂物,在图片编辑过程里修掉或削弱它们。实在不行的话,采用裁切方法重新构图达成新的平衡。

        第五,仔细检查图片边缘之后,再次查看图像,找出其他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如背景中是否有人正对着镜头看,传感器或镜头上是否有一些噪点、热像素或灰尘,注意这些都是必须修复的。

        最后,认真思考你希望图片以什么样的面貌展现。是否有你想模仿的色调或绘画风格,比如你希望图片以非常温暖、友好的色调结束。有没有你想传递出的情绪与气氛,这点尤为重要,它决定了你的大片所要具备的个性风格。

        在开始编辑图片之前,多想想这些图片中的不利要素,将有助于你在开始编辑图片时,做出明智的决定。例如,图片色温太高严重偏黄,那么无论怎样降低色温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需要着重刻画的地方

        修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编辑规划,在设计这一编辑计划的时候,切莫违反人类视觉系统的规则,了解人们是如何看片,对编辑图片是大有帮助的。我们是在制作大家共同喜欢的图片,别打着“独特风格的旗号”做一些大家都不喜欢的图片。也不要过分简化事物,应该把对场景的感知,看作一系列吸引观众眼球的元素组合。这些需要强化的元素是:

        1) 面孔。最能吸引注意力的一定是人脸,包括实际的脸和看起来像脸的元素。面部的特写,尤其是眼睛会格外引人注目。其次是动物的脸,也是吸引者之一。
        2) 引导线。你可以使用显而易见的引导线,或者隐含的引导线把目光导向主体。想想看,画面中的人物凝视某个方向,或指向某个地方,就很容易把观众的视线引导过去。引导线是可以被暗示的,通过照片中人的目光方向,甚至不需要指出任何特别的东西,人们就会朝他目光的方向看去。
        3) 焦点对象。假设图片的景深很浅,人们看图的时候肯定会首先关注处在焦点上的清晰对象,这会是视觉的中心。使用模糊背景的方法,将主体分离出来,有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4) 明亮的物体。图片中任何非常明亮的区域,都会吸引观看者的目光,应该强化或提升这部分。这就如同我们晚上在黑暗的街道上开车一样,肯定会被经过车辆的明亮灯光所吸引,道理是一样的。
        强化图片中的明亮区域,不能一味依靠提升这部分的亮度值,有的时候得靠压暗相邻的区域,用对比的手法来烘托出亮区。一旦领会了这种方法,就一定是修图的高手了。
    5) 彩色对象。颜色越鲜艳,我们就会越越关注这个部位。关于色彩的内容,也许要写一本单独的书籍才能描绘得清楚。如果你想修出大片的感觉,一定要靠对比的方法让色彩相互衬,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妙招。色彩效果无非是靠冷与暖的对比,艳与淡的对比,相对色的撞色对比来展现的,其中撞色关系对比的灵活运用,是高高手的标志。
        记住一句话:只有生瓜蛋子,才会一根筋地运用浓艳的色彩!
        6) 具有高对比度的物体。物体的反差越大,我们就越注意它,就会越吸引眼球。
        7) 具有更多细节的物体,会从周边其他景物中跳跃出来。意味着你可以通过锐化来主体强化来细节,当然女人、儿童、花卉等柔和性物体除外。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过于锐化物体,讲求一个合理的度,以免适得其反。例如,我们都见过很多网上倍受追捧的藏族老人头像特写,脸上的皱纹如同被开着拖拉机耕出来一样,这就是糟糕透顶的过度锐化,只能突显技术方面的弱智。你的大片一定要得到行家里手看的认同,不是修给白痴一样的义和团众看的。

        想办法去强化这些要素吧,或者让它成为透视点,或者让它处在焦点的位置上,或者让它成为色彩、对比度最高的对象,或者让图片更加的清晰,或者……但你要避免的是面面俱到,如果全都做了,就等于什么都没做,它们反而会分散注意力的。

经常出问题的地方

        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离不开技术、知识和方法,照片编辑过程中也不例外,想修出大片,对以下的知识必须有所了解。

        1) 照片中柔和物体和光滑面的物体不需要的细节。
        2) 常见的伪影类型有噪点、热像素、JPEG伪影和色差。
        3) 正常图像的位深为8位或16位,在Photoshop中,你可以通过选择“图像-模式”来更改图像的位深度。注意,较高位深度图像的缺点是文件较大,捕获图像的原始位深,决定了后续处理图像的最高位深。你可以先获得一个高位深的图片,然后在Photoshop之类的工具中将其缩小。16位深的图片最大好处是能够进行更极端的编辑。当大幅度调整8位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时,可能会导致带状伪影,晕影,色彩断带的出现。
        4) 色差,光线当通过镜头中透镜时,由于在不同角度折射的波长不同,会出现与伪影相似的情况即色差。色差总是以紫色或蓝色条纹的形式出现在物体周围,这些蓝边、紫边距离图片中心越远越明显。
        5) 彩色通道,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颜色。
        6) 色彩空间,可以用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在编辑图片时用大的工作色彩空间,用特定设备输出时用小的空间。常见的工作色彩空间由小到大依次是sRGB、Adobe RGB 1998和Prophoto RGB,它们各有优缺点。
        7) 色彩模式,是一种基于一组通道或颜色属性共同描述色彩的方法。常见的色彩模式是RGB,其中颜色由红色、绿色和蓝色分量组成;HSB,其中颜色由色调、饱和度和亮度分量组成;诸如RGB、HSB和Lab之类的a和b模式是可互换的。CMYK色彩模式仅用于印刷,建议如果图片仅用于印刷,就要切换到这种模式。
        8) 色温,我们不用过多地去讲概念的起源,只需记住较高的色温下,物体呈现的是暖色;较低的色温下到物体呈现的是冷色即可。
        9) 光晕,主要是通过各种后处理方法引入的。光晕通常以光环形式出现在物体周围,也可以出现暗环,这种光环足以搞砸一幅图照片。
        10) 晕影,在后期处理中,过度增加对比度,过度锐化图片,都会带来晕影,在物体边缘处形成亮边或暗边。它是图像处理带来的副产品,是糟糕粗糙修图技术的产物。
        11) 热噪点,是一种图像噪声,通常由高ISO拍摄或长时间曝光产生,分为明亮度噪点和色彩噪点(主要是红、绿色的噪点),一般产生在暗部和大面积平滑地区。有很多插件能很好地消除噪点,最大限度保留图片细节。
        12) HDR,是High-Dynamic Range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高动态范围图像”,通常这种图片趋势倾向为:高对比度、高纹理、高饱和度,并且常常伴有大量的光晕。
        13) LDR,是低动态范围图像的首字母缩写,指的是共存的非HDR图像,例如相机捕获的几乎所有图片。
        14) 色彩断裂带,如果在8位图片中,大量添加对比度,会在天空上出现色彩断裂带现象,通常在16位图片中进行处理,会减轻这种现象。

完美的处理流程存在吗

        无论是摄影师还是刚接触摄影的初学者,都在苦苦寻找一种万能的编辑精彩大片,产生完美作品的流程,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完美工作流程。用某种固定的流程模式去处理大片,得到的一定是平庸的东西。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工作流程,在精修图片的过程中是需要遵守的。

基本工作流程

        在修片的流程中,要着重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越早解决越好,比如尽早执行降噪,这么做的好处会远远大于负面的影响。我在下文中力争为你提供一个基本的流程,以及按照这种特定顺序执行的原因。

        我一贯建议使用RAW格式来拍摄,这会给你的后期工作带来一个良好的支点,注意我用的是“支点”二字,而不是起点,足以说明RAW格式的重要。你需要购买更大的储存卡和一个额外的硬盘,请在RAW格式中开始你拍摄。

        加快图片编辑速度的捷径,有一句俗语“垃圾进来,垃圾出去”,意味着你在前期拍摄中,要尽可能做到最好,包括曝光、构图等方面。虽然你可以修复一个轻微失焦、构图不佳、或者太暗、太亮的图片,但你一定要记住,相机拍摄到正确的图像,通常比在后期处理中要来得快。当然,你也可以批量处理图片,如白平衡或者对高ISO的图像执行统一的降噪,这会增加工作流程中不必要的步骤。另外,大片都是一张张修出来的,与批处理真的不沾边。

        合理组织你的图片,是一个高效的工作流步骤,你必须这么去做。如果你喜欢杂乱无章,也许会把很多图片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事实上,把不同类型图片分别储存在不同的文件夹中,比你在成百上千的图片中大海捞针要轻松得多。一个简单的组织结构能为你省出大把的时间,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规则来建立管理结构:

        规则1:指定一个硬盘来存储所有图像,这个硬盘只存图像不存别的。

        规则2:建立文件夹的层次结构。我发现最简单的层次结构是拍摄时间的年和月份开始,然后加上具体的拍摄地名。年使用四位数字,月份使用两位数字,以保证文件夹的排序更合理,而且容易识别。我的一个图片文件夹命名的例子是:201805-古长城西线

        规则3:使用专业应用程序浏览、组织、管理你的图片,如Bridge或者Lightroom,强烈建议选择其中一个工具。我建议将标签、评级添加到你的图片管理中,标签可以创建照片的智能集合,结合一个评级,可以快速找到你最喜欢的。一般不要缓存每张图片,这会拖慢电脑的运行速度。

        规则4:只编辑最佳的图片,不在差次一级的照片上耗费时间和精力。你不是婚纱摄影师,不需要对所有拍摄的进行批处理,然后让客户从中挑选100张照片。这个教程是要修出完美大片,所以编辑数千张图片是在做无用功,浏览并只识别那些需要编辑的图片,将节省大量时间。而说到底,你必须有一个好的选片评图流程。

        第一步:检查并拒绝所有明显失焦,抖动模糊,太暗或太亮,人物闭眼,或者无主体,构图有明显缺陷,感觉极差的图片。不一定要删除,但可以拒绝隐藏它们。
        第二步:在剩余的图片中,以星级的方式挑出那些你觉得不错的,可以标注为1星。你可以在做第一步的时候同步完成第二步,这完全取决于你喜欢怎么工作。
        第三步:从上一步评出的1星级图片中,继续推敲选择,评选出那些你非常喜欢,有进一步调整余地的片子,这些片子只要经过简单的色温、曝光度、对比度的调整,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把它们标注为2星。
        第四步,从2星级评分的片子中,挑出那些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片子,然后标注为3星级。这是一种极简单的反向评分法,一般来说筛选到3星级别就足够了。大多数人按常规思维,都把5星定为最高评分标准,在选择评价图片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自己标注得晕头转向。我过去也是按这种方式组织照片的,直到有一天看到了一个美国的摄影师从1星开始,把3星定为最高标准选图,脑洞突然大开,原来是如此的简单,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真是一种高效快速识别大片的方法。

        到这一步,你就可以对大片进行认真的分析了,考虑是否需要运用更多、更复杂的方法进行处理,如HDR、色调分离、图层蒙版、图层混方式、光绘图等等。

编辑图片的法则

        既然你已经缩小了要修改图片的范围,接下来的操作就变得简单了,的目无非是修正缺陷,强化某些地方,一切都要为图片内容服务,千方百计渲染传递出某种情绪与气氛。

        基于RAW格式的基础调整

        可以调整白平衡,调整曝光,恢复高光或阴影,设置画面白色和黑色的位置,这是基础调整。我不建议在对比度与饱和度上进行大幅调整,更不建议对图片进行高数值的锐化。这些调整都会极大程度诱发噪点,使得后面的降噪工作变得非常麻烦和复杂。

        基于镜头的修正

        这是个可选步骤,你可以修复任何由镜头透镜引起的伪影等问题,记住,即使最昂贵的镜头也可能会出现失真、色差或暗角等问题。

        裁切图片

        许多摄影师认为裁剪图片可以在工作流程的任何时间去做。但是,我建议在工作流中的第一步做这项工作,因为图片的某个混沌不明确的区域就不应该存在,它一定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及早摆脱干扰对你是有好处的,让你不再为不必要的地方分心。裁剪可以移除与主体无关的图像干扰部分,主体会变得更加突出,当然最受益的一定是观众的眼睛。

        一定要记住,在照相机中裁剪(通过正确合理的构图)是个更好主意!绝不能一味地依赖回来后靠软件裁片。学不会这个,你始终都是一个低手。

        应用降噪

        尽管有很多方法和插件都可以降噪,而且能得到很不错的效果,但我还是不建议在每幅图片上使用它。降噪必然会带来细节上的损失,这是一无法回避的问题。只对那些你认为会干扰欣赏的图片应用降噪,而且在降噪时仅将其应用于照片中需要降噪的区域,其他的地方能不降就不一定不降。

      HDR色调映射

        如果你正在制作HDR图像,一定要把握住度,千万别被它所诱惑,要知道这种方法会过于突出每个地方的细节,等于收到了一张貌似哪里都突出,实质上哪里都不突出的图片。还要记住这方法自打娘胎里就带着伪色、晕影等一系列的古怪问题,要想尽一切办法抑制这些缺陷。

        去除脏点或其他缺陷

        这个步骤应该放在把图片导入Photoshop后进行。在ACR或Lightroom中做这项工作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又慢又不精确。

        平衡光线和颜色

        这是精细修图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张大片能离得开这项技术的。你可以在图片中使用“调整画笔”工具,配合“自动蒙版”、“显示蒙版”的功能,选择性地控制局部光线和颜色。它应该是ACR和Lightroom中功能最为强大的工具,可以让你在欲望的驱使下做出精准的修饰。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调整,来创建独特的视觉效果,让图片整体达成影调和色彩的平衡。

        最后的检视

        现在,您的图片得到了强化,并准备进行输出。但还得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做最后一轮细致认真的检查,以寻找出任何像素点级别的瑕疵,如灰尘、伪影或其他可能忽视了的不需要的元素。当你的照片被放大到一米以上的尺寸挂在墙上展示的时候,任何细小的瑕疵都会非常醒目刺眼。完成这项任务的最佳手段,是利用Photoshop中的“污点去除工具”。

        存储PDF格式文件

        如果您在Photoshop中工作,一定要保存包含图层的PDF格式文件副本。这个版本文件包含了到目前为止你对图片做的所有操作,这是除了应该保存的RAW文件之外,最应该保存的文件。

        调整输出尺寸

        你应该在编辑过程中,尽可能晚地调整图片的大小。这样会使一些图像处理的算法(如降噪)工作得更好,可以确保图片在所有操作步骤中都获得最佳原生分辨率。

        基于输出进行锐化

        必须根据要输出的打印设备的类型适当地锐化图片,否则图像会有种软的感觉。

        打印或上传你的杰作

        最后,你已经准备好了共享的大片,这绝对是整个工作流程中最振奋人心的一步。我们为什么要不惜跋山涉水去拍摄一张照片,回来后还要熬油点灯去修饰它,不正是希望全世界都能分享你的杰作吗?

        没有比看到你的大片更好的感觉了!

创建自定义工作流程的节点

降低噪点

        噪点通常表现为一个平滑区域内规则的彩色或黑白的小颗粒,任何增加影调差异的方法,如锐化、对比度、阴影矫正、增加饱和度都会强化噪点。

        在图片编辑处理过程中,降噪归根结底是一种模糊,应该想方设法把这种模糊限制在非细节领域内,否则会带来细节的缺失,降噪最好不要应用于全局图片上。

        特别要注意在一些图片的天空部位,是非常细腻的层次平滑区域,过度降噪会导致色彩断裂带的产生。故此,在天空或类似的区域,必须在降噪和噪点之间取得某种平衡或妥协,因为噪点可以防止色彩带状化。

调整大小

        调整图片尺寸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工作流程的早期调整图像的大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编辑工作。另一种是尽可能晚地调整图像的大小,在做输出锐化之前再调整。我建议采取第二种方法,因为这便于你可以轻易输出不同尺寸的图片。

裁切

        基本上应该尽早对图片进行裁切,去掉那些乱七八糟讨厌的树枝,无用的死角,或者照片中会分散注意力的东西。也有一些摄影师只使用一定的纵横比来裁切,例如正方形图像。这样做可能丢失更多的图像信息,也许这些丢掉的细节对图片本身很重要。

输入锐化

        互联网上有很多RAW格式图片是否需要进行输入预锐化的争论。一些摄影师认为,执行RAW输入锐化步骤是编辑的基础,配合输出锐化步骤可以使图片增加更多的细节。其他的摄影师则认为RAW的输入锐化增加了额外的步骤,减慢了工作流程,另外锐化的度也不好确定,还有就是他们觉得没有任何无可争辩的证据,证明RAW输入锐化是必须的。你应该知道利弊,选择能让工作流程更快、更有效的方法,但最终目标是得到令人惊叹的图片。

输出锐化

        这是摄影师觉得太麻烦的最大抱怨点之一。尤其是那些人像、婚纱摄影师,他们都需要大量出片,意味着他们要根据每个不同大小的输出尺寸,相应地设定不同的输出锐化数值。虽然可以简化输出锐化设置并用于每张不同大小图片上,但这种和尺寸不匹配的锐化值,是不会得到最佳结果的。输出锐化必须是根据质量和效率的平衡做出的决定,你要看哪个更重要。

百分之一的困惑

        摄影师常常会在1%的问题上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他们总会暗示自己,这1%的地方会带来100%的魔术特效,在这上面应该多花时间,其实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环节。是加上这种效果,还是直接放弃?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还是先不要做为好,在编辑图片的过程里,还真没有什么1%的东西就能把一张平庸的片子转化为大片的。

个人工作流程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一些推荐的步骤,了解一些大片必备要素了。接下来你可以创建自己的自定义工作流程,对应不同类型的照片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如用于HDR图像的,用于全景,用于婚礼,用于肖像,用于旅游摄影,用于风景等等。不要尝试一个适用于所有摄影类型的折中共同工作流程,要根据拍摄类型调整你的工作方式。

必须记住的法则


      1) 想方设法尽可能地在前期拍摄中把问题都解决,把片子拍好。

        2) 用Bridge或Lightroom组织管理你的图片,并建立完善的分级目录结构。

        3) 只编辑那些很不错的,看上去有大片潜质的照片,处理那些没人能看到的垃圾图片,只会减少你的睡眠时间和浪费金钱。

        4) 永远记住图片的最终用途是什么。也就是说是要打印成大幅广告牌,还是要输出网页上浏览用的小图像。

        5) 从全局入手调整影响整个图像,然后转到局部,调整那些仅影响图像一小部分的事物。

        6) 应尽早进行降噪工作。

        7) 应该尽可能晚地调整图像大小,就在输出锐化之前做这一步。

        8) 输出锐化应该是保存图像副本之前的最后一步操作。

        9) 如果你迷信那1%的东西能带来奇迹般的效果,就去努力学习各种修图知识和技能吧。

        10) 最后,没有死的法则,一切都应该根据需要灵活应用!


作者介绍

刘海平,自由摄影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连续九届全国摄影大赛评委,世界旅游摄影大赛评委,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国内二十余所高校讲授过摄影课程,佳能、尼康、适马、富士等公司摄影讲师,拉卡拉集团首席摄影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75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0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244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99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1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0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34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33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54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84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1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0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31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3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60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7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9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