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热播的《亲爱的自己》,和之前的热播剧《三十而已》有些相似,讲述的都是三十多岁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的故事。
其中公司的普通职员张芝芝和全职妈妈顾佳,都遇到了共同的问题: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位家庭主妇做出了同样的选择:都把孩子往条件更好的幼儿园送,但是不同的是,张芝芝的育儿理念,和顾佳相比差远了:
1.两人家庭条件的差距:两个人都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幼儿园,但是两人的家庭条件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顾佳的经营下,许幻山的烟花设计公司稳步发展,两人的条件虽然和顶层的王太太无法相比,但是能在上海高档小区居住、自己经营公司,顾佳的家庭已经步入了中产阶级。虽然许子言在入园的时候,让顾佳颇费了一番周折,但是,顾佳在许子言的教育上,基本没有金钱上的顾虑。
但是张芝芝和老公刘洋明显不能和顾佳的家庭相比,两人都是公司职员,每个月的幼儿园费用就能占用他们相当一部分收入。他们居住的房子并不大,空间有些局促,两人还在为孩子300元一节的芭蕾舞班犯愁,刘洋拿了5万块钱的奖金,两口子还要合计合计该怎么去分,显然,张芝芝和刘洋的收入勉强维持住家庭的开支。
虽然他们的孩子都在条件好的幼儿园,但是经济上的差异会让她们生活体验不同,张芝芝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和别的小朋友比:这个小朋友才四岁就会三国语言,那个小朋友父母是海归博士后,还有小朋友爷爷是上海滩的大佬等等。
张芝芝想给自己的女儿一个好的条件,但是她没有顾佳那样的经济能力,眼高手低,到头来苦了孩子。顾佳孩子幼儿园家委会的人一听说顾佳住在高档小区,瞬间态度就发生了180度转弯,而张芝芝想让自己的孩子和条件好的在一起玩,人家的家长根本不理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经济能力达不到,人家懒得理你,就像顾佳身处中产阶级的人,拼命往有钱的太太圈里挤,到头来还是被她们看不起。
2.两人的性格不同:两位妈妈的性格,其实对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影响很大的。
顾佳平时看起来温温柔柔,也不是一个爱惹是生非的人,但是不惹事并不代表不怕事,当自己的儿子被小朋友妈妈欺负之后,顾佳一反往日的温柔,捋起袖子就和对方大干一场,面对对方的威胁丝毫不害怕。相信在这之后,再没人敢欺负许子言了 。
张芝芝的性格就差远了,她用顺从、讨好的方式来和班里条件好的小朋友家长套近乎,可是结果呢,对方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谁都不把她放在眼中,一次没有参加班里的活动,就导致女儿在幼儿园被孤立,可是张芝芝做了什么反应?继续讨好,这种态度自然只会助长对方的气焰,更不会把这对母女放在眼中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在孩子的心理上必定会留下不好的影响。
3.两人的努力方式不同:两位妈妈也都为孩子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明显不同。
顾佳为了儿子就是豁出去了,为了能进幼儿园,她学会修理天文望远镜,想方设法为王太太争取小行星冠名权,还在停电的时候跑到王太太家门口为她服务……
在许子言上幼儿园后,每次园里的活动几乎都及时参加(好像只有一次是因为太太圈的活动耽误了),为每位小朋友准备糕点,和王太太搞好关系给许子言争取开阔眼界的机会等等。顾佳付出的努力,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也对她的付出很是佩服。
张芝芝做的什么呢?她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一味的奉承办理条件最好的几位小朋友,努力只限于在幼儿园门口追着人家说话,在家里做一点点小饼干、点心之类的,其他的嘴巴说的比做的多。张芝芝对于女儿的计划,只是停留在“看别的小孩子怎么怎么样”的基础上,行动的少。
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是现下社会上的热点,尤其是上海这个地方更甚,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幼儿园的话题也是当下影视作品的关注点。
但是《亲爱的自己》在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上还是流于表面,不像《三十而已》里面那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