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工作之后读书,纯属个人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有些人喜欢浏览,有些人喜欢精读,有些人喜欢摘抄,有些人泛泛而过,有些人则要寻根问底,等等。自己喜欢买书,但是经济紧张,总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才下定决心,当然,现在情况有所改观。因此,对于自己来说,“书非买不能读也”,自己购买的书,都是要精读的,如果需要,还要读上第二遍。以前是喜欢其中的精彩篇章,抄下来之后备用,现在网络方便了,就渐渐的丢了这个习惯,看着以前厚厚的一沓摘抄本,常常感慨万分。
最近看到了几种读书的方法,记录下来,顺便说说自己的感想。
曾国藩给他的弟弟们告诫说:“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问立志真不真耳。”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教师工作太过忙碌,上课、备课、作业,还有各种计划、总结、迎检,常常压的人喘不过气来,那里还有什么时间去读书?还有人说,自己的工作环境不宜读书,每天都是迎来送往、灯红酒绿,实在没有办法静下心来读书。其实,这些都是推脱之词,读书“何必择时,何必择地,但问立志真不真耳。”有没有读书的心境,有没有读书的志趣,这才是最重要的。当一个人愿意读书,尤其是把读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的时候,他总是能够找得到读书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去享受读书乐趣的。
清代的另一位重臣左宗棠则主张“读书要目到、口到、心到”,“一字求一字下落,一句求一句道理,一事求一事原委;虚字审其神气,实字测其义理,自然渐有所悟。一时思索不得,即请先生解说,一时尚未融渐,即将上下文或别章别部义理相近者反复推敲,务其了然于心,了然于口,始可放手。总要将此心运在字里行间,时复思绎,乃为心到。”
左宗棠所说的大概就是一种“精读”的方法了。出于研究或者学习的目的,我们需要对有些书籍或者文章精读,精读之时,要“目到、口到、心到”,上下贯通,反复推敲,逐字逐句的细心研读,这样读起来才有收获。如果囫囵吞枣,粗枝大叶,匆匆一览,只为求多,不求甚解,这样的读书方法只能用于消遣性阅读,无法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成为真正的知识,从学习或者做研究的角度出发,是不可取的。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论读书之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资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读书虽然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还和个人阅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各种文学书籍和社会学著作更是如此。阅历丰富,感性知识丰富,那么读书时的体会就更深刻,收益更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通过阅读提升能力,这时就要将阅读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边读边思索,边读边实践,在实践中阅读,通过阅读又更好的指导实践。这是一条非常适合教师的成长之路。
不过,最奇怪的是陶渊民的读书之法,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的陶氏读书法为很多人所非议,但是也被很多人拿来“为我所用”,以为读书就是随便翻翻,不必过于认真,殊不知陶渊民还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不求甚解并非他的原意,“求甚解”才是他本来的意思,每每有了感悟,便很高兴,连吃饭都顾不上了。教师因为职业关系,需要博览群书,有些书可以“不求甚解”,看过之后,也不必耿耿于怀,需要时能够找出来就行。可是,更多的时候却需要“会意”,尤其是和课文相关联的内容,必须弄懂,即使现在不完全懂,那么以后也要勤于思考,不可忘怀。
古罗马学者塞涅卡关于读书有自己的认识。他说:“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每个地方都去,等于哪里都不去,一生都在国外旅游的人,结果是在许多地方都能受到殷勤的招待,但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对于任何一个大作家的作品都没有深刻的了解,而是从一个作家跳到另一个作家,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所有作家的著作,这样对健康无所裨益。不断改变治疗方法最不利于治疗疾病。”
塞涅卡讲的同样是精读,不过他的比喻很形象,将泛泛而读的弊端说的非常透彻。但是,他所讲的精读更强调专一,就是要专心研究自己的阅读对象,不要盲目扩大范围,只有专一,才能精深,才能真正获取养料。作为教师来说,对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史名著应该精读,对于中外教育名家的著作也要精读,就像《乌合之众》《忏悔录》《给教师的建议》等等,通过阅读,细心体味,了解他们独到 的人文理念和教育精神,这样才能把握好他们的深邃思想,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形成自己的认识或者思想。这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纵观五种读书之法,说到底还是一个用心思考的问题,没有思考,读再多书也是无益。读书要专一,专才能精,还要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不要让知识成为空洞的理论,这些都需要阅读者具有批判的眼光,既入得书本,又能走出书本,更能用于实践,还能产生自己的思想,这才是读书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