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10.2~记忆之我历史之轮

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不太关注别人的长相,纯属无意识。与人交往、相处,基本凭着本性和感觉。看到一个人让我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或者让我身上有逆鳞,或者普通的掉进尘埃里,这些感觉每次都会伴随着我与陌生人相处时呈现,当然不同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但是这种感受力一直在。

小时候姥爷说我邪乎,记得有一次晚上姥爷带我们坐火车从曲阜到济南,我的座位上有一对青年男女,明明三个人的座位,就被这一对青年占领了。姥爷让我挨着坐过去,我看着那俩青年不像话,就是站了一路也没做在座位上。姥爷回家和我妈说,这孩子这脾气,以后走到社会上要吃亏的。妈妈爸爸没有说我,但是我的好恶喜好却一直没变。

我很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后来回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单位上学。无论小时候在老家,农村里和我玩的小朋友很少,他们要么嫌弃我穿的衣服好看,要么跟我要吃的点心零食,反正我很怕村里的孩子。我一般就是靠在我们家门口的榆树上看着那些孩子们跑来跑去,要么跟着奶奶串门子,奶奶总是能和老太太聊一中午,我就站在人家的门口看大街上的人来人往。

后来回到爸爸妈妈单位里居住,那个地方,三面环水,一面是大路。住的家属很少,也没有小孩子。我基本就是要么自己玩,要么没事挨着单位的那些大鱼池边上瞎跑。鱼池边有很多野花,我会採野花带回家。中午的时候,天很热我会在鱼池边看见有小虾藏在石头底下,轻轻的掀开石头就能抓住小虾;还有我们家里养着猫,养着狗,有兔子,有羊,还有鸭,猫和狗奶奶喂。羊只要每天早晨出来太阳后把它放到草丛里栓好就行,随手挖几把菜就是兔子食;我们家的鸭子可有福气了,因为妈妈的单位是育苗场,培植鱼苗的,所以池塘里的咕噜特别多,所以我每次只要在池塘边捡一小把,回家用锤子敲碎,两只鸭子就能吃饱。当然奶奶还要喂一些夹杂着粮食的菜。

妈妈的单位里癞蛤蟆和蛇特别多,我就特别害怕。每次出去玩我都会手里拿着个小树条抽打着路边的野草走。以至于现在出去爬山还喜欢拿着个棍子探路,总会惹来同伴嬉笑。给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癞蛤蟆和青蛙,这两种卵还没变成前,我总是好奇的看着那些有些脏的池塘里的卵,心思到底是青蛙王子呢还是癞蛤蟆?哈哈小女孩的心思不知道都想了些什么。我小时候其实还挺调皮的,会拿着一个枯黄的杨树叶子,猛然放到弟弟面前,吓唬他大癞蛤蟆。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怕癞蛤蟆,但是怕蛇,弟弟和我正好相反。我们俩经常互相取笑。

回顾这么多,我想说什么呢?

我与人交往有些冷漠,但是我的嗅觉特别灵敏,当然不是趴在人身上嗅味。对于每个人身上的气息我特别敏感,能够一下子从很多人身上找到我熟悉的气息。这个算是特异功能,现在想来是我从小和动物和大自然相处的历史记忆。大自然如何教会我的,我不知道。但是回到人群这种敏感和灵异度很神奇。一直到现在我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是偏弱,不太会和人打交道。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的不亦乐乎。

我喜欢养花弄草,那些花,大棚的花,要么我不想认真照管。只要我一认真,花儿都会开。我们家猫,只要我坐在桌边学习它就会趴在桌边睡觉。而且我能领会猫儿每天最期盼的就是我在桌边学习它趴在桌边睡觉。


淘气猫

其实日常和人交往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会无意识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熟悉我的人认为我不太理人,待人不热情,看起来冷漠,和领导关系也不融洽,这一些也是困扰着我许多年。特别了解了带随手礼对社交的好处,我总是干不来。我想要送的是我真的想到的,我想不到的是我不愿意去刻意准备的,往往让我总是很矛盾。

按照我的内心,我能够体谅别人的不易,我能够理解很多人的个别行为,但是我不愿意说,甚至杵着不出头。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自卑,自己不够好,所以别人都不喜欢我,我也没有很多朋友。

通过历史的记忆,我应该是保持了自然本性,喜欢我的人需要我的放行。对,就是许可证,我得感觉气息合适才行。回顾那些曾经喜欢过我的,爱过我的人,以及我爱的人,真的从没有将就过。有一个同学从初中到高中大学上班直到我离婚还找我,而我对人家真就一点没有心思,可能就是因为气息不对吧!我喜欢的人我会念念不忘,特别念旧。是那种自己想放纵自己都做不到的那种。我身上天生的逆鳞让我宁愿独处也不愿从众。

历史之轮未曾绕过谁,那些曾经的记忆之我一直如影随形。透过记忆的影子我在慢慢的理解我现在的生活,我的感情,我的社会关系。对人天生的信任,对人天生的赤诚,不是吃了一次亏就学会了教训。面对下一次的关系,还是会全心的投入,要么不投入。因为在我的认知里,不是用眼睛看的,是用心感知的。人和动物唯一的差别就是人变化的比较快。

记忆翻的有点深,这些是我以前从未翻到的事情。历史要服务于当下的生活,记忆的闸门是为了让你更好的生活…

与历史之我的对话,究竟如何了?

1、记住的事情,目的为了活好;

2、所谓的遗忘为了专注于当下;

3、那些理性的光辉,是为了和过去的记忆有一个与自己的批判性的对话,一切为了生命本身服务的!我思故我在!

人生最幸福的是童年,那些已经淡忘的,或者深埋在记忆的,亦或者你自己本就不知道还有的潜意识,一直光顾着你的现在。我们学习是为了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了解别人。我们只有看到自己的历史属性,才会想到别人也有历史属性,如此才能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重新审视自己和别人。

了解自己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过程,对于自己与别人形成新的视域,对以后解决问题,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问题:我们如何理解记忆之我,用什么态度面对不在场之在场的诉说?
诚如尼采所说,历史应服务于生活,生活是目的,历史是手段。理智和情感之间,从生存论回到生活本身,我们的命运由自己主宰。历史之我是为当下之我服务的,生命本身就是目的,让生命本身选择生命的态度。

了解历史之我

1、可以找到激励自己的人和事,作为证据启迪以后的生活。

2、利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历史之我,可以避免历史的车轮重演。

3、通过审视自己的历史,可以让我们自我身份认同,找见自信,确认自我成长。

从内部打破的是重生,被外部打破的是毁灭。在重新认识历史之我,回顾记忆的车轮里,那些我们遗忘的、记住的,都是因为生命本身的需要而屹立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