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碎玉]两大孝子

陆绩怀橘

     三国中,魏国的曹仁字“子孝”,曹操称之为“世间福将”。可是祢衡不这么看,讽刺曹子孝是“要钱太守”,结果自己很快就丢了脑袋。

     有道是:百善孝为先、子孝父心宽、子孝何须父向前?看来,孝子能够得到众人的尊重。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棍棒下面出孝子!

     我不太赞同,难道不用棍棒就不会出孝子?三国的两位著名孝子,就是没有用棍棒就成为孝子了。

     首先是吴国的陆绩,字公绩。

     六岁时,陆绩去袁术家赴宴,吃得是酣畅淋漓、满嘴流油。宴会结束,陆绩向主人告辞作揖,不慎从袖中滚出三只橘子。

     袁术奇怪地问他:“怎么?难道刚才橘子没有吃够?”

     陆绩回答:“我家母亲,平时最喜欢吃橘子,所以,我准备带回家去孝敬她。”

     众人闻之,都夸奖陆绩懂事。

     过了不久,陆绩又去赴宴,这次告辞的时候,怀中掉出一只肥鸡腿!

     主人问他:“莫非你家高堂也喜欢吃鸡?”

     陆绩正在犯愁,一听此言,立刻就坡下驴:“诚如所言!”

     正因为陆绩犯了一个“小错误”,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之时,陆绩刚跳出来,就被孔明指着鼻子说:“这不是在袁术席中藏了三只小橘子的陆兄吗?”

     陆绩顿时面红耳赤。

     也许有人会认为,陆绩不是真孝子。那么我们来看看孟宗。


孟宗泣竹

      孟宗是江夏吴国人。幼时丧父,孟宗由母亲抚养长大,他读书勤奋,一直对母亲孝顺。母亲老了,生了重病,什么都不想吃、也吃不下,突然想吃竹笋羹。

      当时,接近隆冬,根本没有竹笋。孟宗眼看母亲快不行了,而不见竹笋长出。没有办法,就抱着竹子痛哭。

      过了一会,突然他听到了地裂破土之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欣喜若狂,赶快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居然出现了奇迹,很快就病愈。

      孟宗后来非常争气,官至司空。(司马、司徒、司空为并列三公)

      这就是孟宗竹的由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