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事当有一事之得,度一日当有一日之思。——日更挑战寄语(始于2021年5月25日)
小时候见多了山村里的穷困和潦倒,一直觉得拿生态环境去换取老百姓的温饱没什么不好。甚至在中高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迁移的过程中,还热心期盼所在的中部省市能有效地接纳沿海发达地区递交过来的这一份“财富”,快速支撑起当地GDP的增长。但看过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神游塞罕坝后,我才认识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其一是漠视了生态环境本身的经济效益。对于生长于赣西北小山村的孩子来说,闭塞的山村里满眼的翠绿、富氧的空气、甘甜的山泉没办法解决父老乡亲的温饱,这是赤祼祼的现实。村里至今仍有一定数量的大龄光棍汉,文化水平低,生存技能弱,经济来源有限,种植养殖收入甚少,依靠政府救济度日,冷暖自知。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曾经把“生态环境怎么样”当作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即开发程度高,经济发展好,生态环境就好不到哪里去;反之,开发程度低,经济发展不好,生态环境就差不到哪里去。这是我学生时代对照大范围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看法和思考。由此得出的结论便是生态环境破就破点,多搞点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开办企业工厂,哪怕是引进中高污染企业,只要经济发展了、百姓生活好了,那就值得。
殊不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不只是仅有生态效益,还能产生经济效益。河北塞罕坝荒漠变绿洲的奇迹便是佐证。塞罕坝林场内林地面积达112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012万立方米;这里的野生植物多达600多种;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总价值已达到202亿元,每年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入超过6亿元,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其二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异常艰难。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走的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甚至大多数西方老牌工业国家也未能在工业化的初期就有精力去治理污染。经典著作《寂静的春天》便是专家学者抗议“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发展”行为而发出的呐喊。《最美的青春》却从治理塞罕坝围场荒漠的角度,给世人展示了把荒漠变绿洲的艰辛历程。三代塞罕坝林场人的植树造林,弛而不息,久久为功,才成就了现如今塞罕坝的林海绿洲,实属不易,也让世人肃然起敬。
电视剧重点围绕第一代塞罕坝种树人来到坝上建立机械林场、防风阻沙蓄水源的所作所为来展开塞罕坝的绿化故事。其中,最让我觉得治理荒漠艰难和困苦的是,主角冯程在坝上育苗种树三年却颗粒无收的惨淡场景,还有第一代种树人遭遇恶狼夺命、大雪封山的剧情演绎。影视的创作是否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困难和艰苦呢?把36集长度的电视剧代入半个世纪的时空当中,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
其三是脱贫的根本出路在于“扶智造血”。学生时代基于改变贫穷落后山村面貌的思考总免不了急功近利,免不了狭隘。如果真以牺牲生态环境去换取经济的发展,那么林木资源的枯竭、水土资源的恶化、气候环境的破坏将进一步把山村拉入贫困的深渊:既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又无拉动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以污染环境换来的虚假经济繁荣不能铲除山村的贫困之根,治标不治本。而治本的是扶贫要扶智,扶贫要造血。
站在已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当下,回望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过程,不难总结出“扶智造血”的脱贫经验。相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中,深刻认识到了良好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将在广大乡村得以落地、生根、发芽,并结出喜人的硕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招商引资大搞建设的经济浪潮中,有着“环境换经济”思维的人大有人在,可不只是一个学生时代的我,但思维的转换却有一个过程。幸好,我们有一个敢于“刀口向内、刮骨疗毒”、具备自我革命精神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