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妈妈说,小时候的我,活泼外向,能混在男孩儿堆里上窜下跳,能在操场上被同学们围着“高谈阔论”,家里来客能吊在人家身上不肯下来。
可奇怪的是,每每回忆童年,历历在目鲜活着的,大多是我独处的画面:
-- 公交车站,我一个人,蹲在地上,忘我地研究蚂蚁,然后悲催地发现公交车已扬长而去。
-- 学校操场,我一个人,学翻单杠,默默地鼓了一万次勇气,翻是翻过去了,可松手太早,摔了个头昏脑涨。从此明白,有些乐子,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 自己家里,我一个人,斜靠床上,入迷地读《少年探宝队》,很厚的书,反复看了多遍,爱不释手,就连封皮的女郎面孔都反复临摹。第一次知道,眼睛还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来构图。
-- 大院医院,我一个人,躺在病床,盯着玻璃吊瓶发呆。它咕噜咕噜吐着泡泡,一条土黄的胶皮管将我的手与它相连。盼着盼着,睡着了,再醒来,吊瓶已吐完泡泡。我儿时“青梅竹马”的小伙伴,父母是这里的医生护士(详见旧文《青梅竹马的他》),照例,用剩的空瓶成为他们给“儿媳妇儿”的小恩小惠,那也是生病带给我的唯一乐趣。
小学五年级,我转过学,然后上初中,上高中。似乎,每换一次学校,我的外向就收敛一些,以至于我常常自我定义为内向。
可是,如此有表达欲、分享欲、倾诉欲的我,怎么可能是内向呢!
现在才明白,从中学开始,我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不合群”的特质。我是误把不合群,当成了内向。可它们完全是两码事儿。
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合群,是初中。下午开课前,全校学生都在操场上等候铃响。班里女生自然聚在一起聊天。而我,总想拉着闺蜜单独说话,不肯入群。
直到现在,我依然如此,对我来说,一群人聊天太过泛泛,相比之下,我更享受一对一的深入谈话。
可闺蜜觉得,和群体保持信息交换非常重要,融入群体,才能及时获取当下的动态。为此,我们还拉扯起来,她把我往群里拽,我把她往外拉。
长大以后,我和闺蜜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毫无悬念地形成反差。她人缘好、热情、会来事儿、懂得保护自己,简直是天生的社会人。
而我,只能呵呵,觉得自己有理就连领导都敢训,感觉内心受限,立马递辞呈走人。外表高冷,实则缺乏防人之心,一旦接纳,容易掏心掏肺。就这德性,确实不适合社会生存,也只能当个无业游民,在自己的世界里当当女王。
如此看来,我的不合群,是个缺点。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挺苦恼。可这是与生俱来、不由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啊。也曾努力试着去合群,可那样的我,真的感受不到快乐!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大哲学家叔本华的一段话,一下就释然了。叔本华说:
“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越多,求之他人的就越少,他人能给自己的也越少。所以,人,智慧愈高,愈不合群。”
我不认为自己是智慧的人,更不觉得合群就一定贫乏和俗气。但叔本华说的这一点我极赞同:
内在越丰富,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取的就越少。因此,他不怕孤独,享受独处,甚至觉得融入群体的社交和娱乐是在浪费时间。
这么一想,我就能理解自己了。以前在《我的自白书》系列里曾总结过,我是个“抗拒潮流、落伍又顽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儿”,说是仙女儿,是朋友的美化,大实话就是“怪人”。
多数女人喜欢的休闲方式,聚个餐逛个街什么的,我完全不感兴趣,因为这些事情不仅无法让我获取内心的能量,反而是一种耗散。
人多的聚餐,十有八九我要推。除非同餐的人确实是我内心很愿意与之聊天的。相比一大桌子人热闹,我更喜欢三两人小范围的交流,而吃饭,只是聊天的由头罢了。
只有深层次的沟通,才会触及心灵,也才有可能发生心灵层面的能量流动和交换。这种心灵层面的能量流动,是我需要和享受的。
所以,在人多的场合,那些浮于表浅的寒暄话题,会让我完全失去表达和交流的意愿,因而显得非常孤僻安静。
但在小群体里,当我发现交流可以深入起来的时候,我会变得非常活跃,表达欲爆棚,感觉自己像聚光灯下咋咋呼呼的跳梁小丑,逗乐了别人,自己也深感满足。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能量交换,那我宁愿独处,在安静中感受自我,在书籍中获取能量。
小时候对独处的强烈需求,曾让我狠心自私地假装不在家,愣让远道而来的男生吃了个闭门羹,也错过了当面接收人生中第一束鲜花的机会。(详见旧文《青梅竹马的他》)
现在,对我来说,独处的空间,就像空气与水,不可或缺。无论在哪,一天里如果没有独处的时间,我会莫名其妙感觉烦躁。
还记得在悉尼教中文的时候,午休俩小时,大家都聚在办公室边吃边聊,我总喜欢自己躲去教室享清静。对我来说,独处,是最高效的休息。当然,与家长沟通、联络感情,也是工作需要,很多时候,是逼着自己往人堆里凑的。
独处的时候,也不是非要做什么。有时,只是对着天花板发呆,就那么胡思乱想一会儿,心里就安宁了。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有可能听到内心的声音。
安静的独处,会让感观更加敏锐,我们甚至可以听到花开花落的声音,感受到嫩芽在阳光下伸展的生机。那时,我们会发现,无需灯红酒绿,无需霓虹闪烁,大自然,已经给予我们足够丰富的美好!
曾有人问我天天呆在家里不觉得无聊吗?
我说,我打出生起就不知道什么叫无聊,随着年龄增加,此生的尽头越来越近,那么多东西要看,那么多事情想做,哪有时间无聊噢。而这一切,只需要网络和电脑,就都能满足。唯一需要走出家门的,是旅行。
出门看世界,也是我喜欢的。在安全无忧的情况下,我享受独自旅行。无需应付聊天,便有更多的精力去细细观察和思考;无需照顾别人的行程,便能真正的自由自在。
对我这样的人,若要投其所好,送礼物都不能从众。老公每次为我的生日礼物发愁的时候,我明确表态,什么大餐啊首饰啊我都没兴趣。
我就稀罕两样:要么,给我彻底自由独处的一天。要么,给我独自旅行的自由。当然,这稀罕,也是阶段性的,是被孩子绑住十年之后,当下的迫切需求。
单身的人或许会说:这要求也太低了吧。可是,但凡有小孩子、且没老人帮忙的,一定理解其中的不易。如果我当了甩手掌柜,照顾孩子的重担自然就落到另一半身上,人家要一边上班,一边顾孩子。
为了满足我的任性,这样的承担,同样是爱的表达,并不比大餐和首饰逊色呢。我甚至认为,付出心力、精力和体力的诚意,比花钱就能买到的礼物,更加宝贵。
不合群的人,不适合社会群体生活。喜欢独处的人,不适合热闹的家庭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特别是大城市的精英阶层。
一来,是他们宁缺毋滥,降低生活质量的婚姻,还不如单身。二来,他们有着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懂得享受独处,绝不会因为形单影只而感觉孤独寂寞。
叔本华说:
卓越的人必须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只能面对自己的内心,而内在强大丰富的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强大,内在匮乏浅薄的人面对自己贫乏的内心,只能觉得空虚寂寞,这时候只有靠社交来弥补无聊。所以,孤独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炼。
而周国平则更兼顾地同时肯定了孤独和沟通,但他肯定的沟通,是两颗丰富的灵魂之间的沟通。他说:
“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财富也被另一颗灵魂发现了,便有了沟通的快乐。所以,前提是灵魂的富有。对于灵魂空虚之辈,不足以言这两种快乐。”
有一句话说:“洪福易得,清福难享。”
如果说,洪福是拥有财富、地位显赫、事业成功、儿孙满堂。那么,清福就是清闲安逸、逍遥自在、琴棋书画、游山玩水。洪福和清福,一个是外在的物质状态,一个是内在的心灵状态。
我想,这两者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共存,只是,不克服贪欲的话,很难兼顾。能有个先来后到,也算理想。
倘若,只能选择其一,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没有高下之分,顺从内心就好。
人,生来不同,世界才会如此多彩。
倾听内心的呼唤,回归本我!
心安之处,便是幸福!
(海边小妹原创。关注情感与内在成长,爱的世界,一起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