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的如此卑微》拆书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情侣。丈夫特别爱发脾气,动不动就朝妻子大吼大叫,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引起他莫名的怒火。他对妻子各种挑剔,妻子无论做什么,他都能鸡蛋里挑骨头。而作为妻子往往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也不去争吵或者争吵也没有用,为了息事宁人最后只得默默接受,在丈夫面前好好表现。
这种男人就是典型的控制型人格的男人。
如果你在婚姻或者亲密关系中,遇到这种男人,那么便会感觉没有自尊、失去自信,歇斯底里,挣扎、痛苦不已,严重的可能导致抑郁,必须药物治疗,甚至会遭受到了婚姻暴力。那么你可能需要这种“药”。
这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的心理学明著《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
作者苏珊·福沃德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她的著作有《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金钱魔鬼》《情感勒索》等。目前,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控制型男人,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控制女人的,他们都是出自于何种的原生家庭,被控制型女人为何离不开这类男人?她们的原生家庭如何?从浪漫开始,到关系变质,再到长期控制,书中有大量的案例来说明夫妻双方产生这种病态关系的原因。
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被控制型女人如何创建新的关系,如何重获新生?
这部分说的是治疗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项。找回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更关注积极的想法,建立内心的秩序,解决原生家庭问题,处理负面情绪,设定底线,积极行动,怎样选择心里医生,找到自己内在的平衡。
一、控制型关系的本质是一种虐待。
这种控制型关系一开始往往是浪漫的。鲜花礼物甜蜜攻势,让人迅速沉浸其中。但是关系一但稳定了,男人就会显示出嫉妒,控制,发火,甚至越来越严重,分别表现为卧室控制权,经济封锁,控制社交生活,控制伴侣与家人联系。
这种控制性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虐待,是一种持续不断地伤害。身体虐待的武器是拳头,精神虐待的武器是语言。
但是这种有控制型人格的人,是因为从小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书中用了很多案例证明他们的原生家庭中往往存在着暴力,虐待和严格的控制。严重缺乏爱。所以他们长大以后,通过对女人的虐待和控制来掩盖内心的恐惧和不自信。他们往往害怕失去女人而去控制女人。
当然往往在这种控制型关系中,还存在着另一方的配合,如果没有女人的配合,男人的控制行为是不会长期存在下去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女人会配合这种控制行为呢?也是由于他们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女人为了得到男人的爱,往往放弃自己的需要,对男人百依百顺。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至此,就形成了控制型关系。
书中介绍控制性男人一般是通过精神虐待,煤气灯术,推卸责任,武力,限制女性的自由世界,这几种方式来控制女性。他们的原生家庭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父亲强势母亲软弱。这种家庭模式下,孩子都是缺少关注,爱和支持的。这就导致他们的内心空洞,所以他们就会从伴侣身上来找寻爱和关注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
另一种是母亲强势,父亲忍气吞声。这种家庭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往往都是母亲安排自己的一切,从小到大都不能自己做主,会感觉自己很无能,所以他们就会在伴侣身上来找回这种控制权。
那么在这种控制型关系中被控制型女人往往有三大特征。分别是盲目感,绝望感和拯救感。有些女人甚至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明明对方不停伤害自己,自己反而越更爱对方。这种类型的女人往往生活在有一个控制型的父亲和一个忍气吞声的母亲的原生家庭。她们会认为,家庭里的冲突是爱情的一部分,她们很容易把所有的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她们觉得女人就应该对男人恭敬和顺从。
二、女人如何摆脱控制型男人,重获新生
作者介绍了几种非常落地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分别是:
1. 找回自己的真实感受。想法和感受是有区别的,要正确区分,也就是情绪ABC理论。例如,“我觉得很无助,不知所措”这是感受。“事以至此或别无出路,我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不管我做什么说什么都无济于事”这是想法。
2. 思维暂停法:打消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让自己有选择权和主动权,“我必须……”改成“我选择……”等等五种方法。多给自己一点爱,他的恶劣行为是他的,跟你无关。
3. 支持系统:给内心的小孩一个家。要回忆过去,揭开伤口,疗愈旧伤,才能采取新的行动。可以把父母曾经给你的负面影响写到纸上,然后把纸撕碎埋葬或者冲进马桶。这样才能把父母给你贴的负面标签与你自己剥离开,才能更快地疗愈自己。
4. 设定底线:转变你对情侣的态度。面对男人的质问和发火不要去解释,不要去找借口。所有的分辨和解释都是给对方吵架的理由。要明确的告诉男人自己的底线,他什么话能说,什么话自己不能接受。另外还要教男人怎么去做,比如在他比较体贴,心平气和的时候可以对他说“你……的时候,我很感激”,“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我喜欢你……的时候”,“你能……真好”。
最后作者介绍怎样去找心理医生,什么样的心理医生是合格的,如果男人无法改变,甚至变本加厉,出现家暴,不要害怕,要坚决离开他,也不用担心孩子,这样的家庭对孩子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通过这本书你能在感情中找回爱与尊重,迎来新生。
书中金句:
1. 感受不同于行为,不存在道德准绳,感受不分对和错,谁也无权批判我们的感受和情绪。情绪只是简单的存在,情绪的好坏,谁也管不着。
2. 与你离不开他相比,他更加依赖你。他害怕被抛弃,害怕孤独,所以才千方百计地留住你。
3. 关照他人是女人的天性。如果你关心的人不开心,觉得孤独、苦闷,你清楚怎么安慰他,给他一个好心情。现在,我希望你像安慰别人一样安慰你自己。这是你迎接改变的关键一环。你要学会关爱你自己,从而觉得自己更加坚强,敢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4. 我坚信,作为当代女性,我们的目标是保持那些让我们独一无二的品质——我们的直觉、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能力,同时摒弃那些于我们无益的自我牺牲。做女人不必非得要唯唯诺诺、低眉顺眼、抹黑自己,做男人也不是非得有传统的阳刚气概才算有面子。做一个有爱心、甘心付出的女性与关爱自己、保护自己的最大利益并不矛盾。你能送给自己以及与你相处的男人最好的礼物是你的自我价值感,有了它,你才能得到男人的爱和尊重。
5. 人权声明:你有权受到尊重。你有权拒绝为别人的问题和恶劣行径承担后果和责任。你有权发怒。你有权犯错误。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见解。你有权改变主意,或按自己的步调解决问题。你有权为这一改变据理力争。你有权请求情感支持或帮助。你有权反抗不公平待遇或反驳无端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