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十二讲》读后有感
接上文。再来说“性”。作者指出,人有人性,物有物性,有生物无生物各有性,此又在性之大同之下有小异。近代西方科学,是从物性来发明物理;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从人性来指示出人道。西方科学家只说自然;中国人则认为物有物性,才始有物理可求。西方宗教家只说上帝;中国人则说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中国人讲“性”,超乎物理和生理之上。性是天赋,又可说是大自然产生,故曰“天命谓之性”。
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为中心的,主要在求完成一个一个的人。此理想的一个一个的人,配合起来,就成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中国文化是性情的,道德的,道德发于性情,还是一个性道合一。所以,“性道合一”是中国文化中心思想与其特质所在。
我们都知道,西方文明在近代的崛起,也并非源于其社会文明有多么的优越或历史文化有多么的灿烂辉煌,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革命与现代科学的兴起、地缘政治因素和在殖民扩张中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动,以及对其他文明成果的吸收。
今日之中国已不再是那个100多年前闭关锁国、经济停滞不前、思想愚昧落后、仅凭西方列强的几艘军舰和几门火炮就能逼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任人割地赔款的清政府,而是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世界工业门类体系最齐备的制造大国。目前,中华民族正朝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只争朝夕、砥砺前行。
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目前,我国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不是一个文化强国,这与我国在世界上日益增强的大国综合实力和地位非常不相符。而要成为一个文化强国,就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历史和现实都昭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之道在于多元共存。而中国文化建立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明积累、承上启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自我进化的基石上。其基本特征之一是内敛平和,对内包容;对外不追求输出,而是与世界上其他优秀文明唇齿相依、兼容并蓄,和谐共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性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国家一位领导人曾经说过:“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一言以蔽之,读懂中国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