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Q:一个客户40岁中风偏瘫,写的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有效吗?另外,夫妻写的婚内财产协议有效吗?如果夫妻书面约定夫妻全部财产归一方,那么还有一方财产为零,那么是不是身故后就没有遗产了?
无论遗嘱还是夫妻约定,都需要当事人意识清醒,建议公证。如果全部约定归另一方,理论上身故无遗产,但遗嘱要给没有生活来源需要照顾的继承人留出份额。投保人A与被保人B非同一人,投保人A有指定第二投保人(指定被保险人B)。假设投保人A身故时房产价值1000万,股权价值1000万,金融财产1000万,该保单责任准备金1000万,A的遗产总额4000万,投保人A(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为C、D、E。
请问被保人B拿到A的责任准备金1000万会不会影响到C、D、E的继承份额?
第一层次: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投保人A的遗产,对于一份保单来说,如果被保险人没有死亡,而投保人先死亡,那么这份保单的现金价值是投保人A的遗产。
第二层次是:投保人A指定第二投保人是B,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从法律上来看,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仅仅给B投保人身份,但保单遗产仍希望在几个继承人之间分配;
第二种可能:不仅投保人身份给到B,而且保单资产也全部给B继承。这两种意思表示都有可能,如何判断呢?看两个文件,一是保险合同中关于指定第二投保人条款,二是看遗嘱。两个结合起来一起判断投保人A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在我们分析了以上两种可能后,就可以回答问题了,如果是第一种状况,这份保单是由多个继承人继承的,反之,如果是第二种状况,则只由B继承。但是,继承保单并不等于拿到保单理赔金,保险理赔要看保险合同中约定的受益人。
问题二
Q:企业主从事服装贸易,有大量外币收入在香港,与朋友签署借贷协议,海外借出外币,境内还人民币。
想问这种方式是否存在法律隐患?是否触及非法外汇买卖?是否有其他更合理的方法?如果境内甲公司向我借一笔钱,然后境外乙公司替甲公司还钱,并且还的是外汇,还到我在境外的某银行帐户,这样“一借一还”,俗称对敲,这样的民间借贷是否违反外汇管理规定呢?
个人认为,这里的资金对敲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地下钱庄最常用的经营模式,长期通过境内境外多家公司走帐平衡,明显的属于对敲,这个肯定是违法的。
第二种情形不是地下钱庄,而是我通过某个做外贸生意的朋友帮忙,人家正好有外汇,于是境内给了朋友人民币,境外朋友给了我外币,朋友也并未从中收手续费营利,那这种民间借贷行为算不算违规呢?
这种情况我个人分析认为也是违反了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的,原因是我国《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30条规定:境内个人从事外汇买卖等交易,应当通过依法取得相应业务资格的境内金融机构办理。换句话说,换汇业务只能是金融机构有资格办理,不允许公民私下交易完成。
问题三
Q:婚后父母给子女全款买房,或婚前父母按揭买房,婚后按揭款也是由父母出钱,没有做任何的赠与协议或公证,这种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一方个人财产?
婚后父母全款给子女买房,登记在子女一人名下的为子女个人财产,婚前父母出钱,子女按揭购房,将来分割如协商不成,一般认定为婚前按揭一方的个人财产,婚后还贷部分及增值会认定为共同财产。
客户购买了大额年金保险,自己为投保人,儿子为被保险人。根据现有第二投保人规定,被保险人成年的,第二投保人只能是被保险人自己。那么客户可以通过哪种方式在自己身故时,将投保人变更为自己的配偶,保证保单继续有效。
客户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前台进行投保人变更。或使用保单遗嘱的方法明确身故后配偶为新的投保人。
财富人群青睐寿险,但实际操作中的有五大误区
误区一:把保险当作理财产品买
一些保险销售人员常说“保险就是帮您理财”,这其实是一种误导。保险最强大的功能是风险保障,比如养老、婚姻风险、人身意外、疾病就医、传承风险等等。
当然某些保险产品本身也有分红或投资功能,但这并非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所以,建议高客不要冲着理财的目的去买保险。
误区二:认为重大疾病险是用来报销医疗费的
有些客户怕万一罹患癌症等大病,需要昂贵的住院费、手术费和治疗费,所以才买了重大疾病险。
其实重疾险并不是为了偿付高额医疗费的,它是用来支付因为疾病而产生的各种损失的,比如劳动能力丧失带来的收入损失、陪护人员费用、康复期营养等费用。
社保中的医疗险和商业医疗险才用来支付重大疾病产生的高额医疗费。所以,建议高客这两类保险都要配置,缺一不可。
误区三:为孩子买保险就能实现财富传承
有些高客对财富传承很重视,早早就希望能安排一笔资金通过保险传承给孩子,以防自己有什么意外,这理念没错。可当妈妈准备买保险时,保险销售人员往往会误导,以未成年的孩子为被保险人,这样保费便宜,于是妈妈们毫不犹豫就把孩子当作被保险人买了保险,殊不知这样很难实现财富传承。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依据保险赔付原理,当被保险人死亡时,保险公司才能赔付身故理赔金,投保人是妈妈,被保险人是孩子,谁会先离世呢?显然大概率是妈妈,这样一来,不仅保险公司不会赔付身故理赔金,还会导致这张保单变成遗产,同样要经过继承权公证等繁琐继承程序,在所有继承人中分割这笔遗产,难以达传承的目的。
误区三:为孩子买保险就能实现财富传承
有些高客对财富传承很重视,早早就希望能安排一笔资金通过保险传承给孩子,以防自己有什么意外,这理念没错。可当妈妈准备买保险时,保险销售人员往往会误导,以未成年的孩子为被保险人,这样保费便宜,于是妈妈们毫不犹豫就把孩子当作被保险人买了保险,殊不知这样很难实现财富传承。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依据保险赔付原理,当被保险人死亡时,保险公司才能赔付身故理赔金,投保人是妈妈,被保险人是孩子,谁会先离世呢?显然大概率是妈妈,这样一来,不仅保险公司不会赔付身故理赔金,还会导致这张保单变成遗产,同样要经过继承权公证等繁琐继承程序,在所有继承人中分割这笔遗产,难以达传承的目的。
误区四:挑保险主要看分红收益率
一些高客购买保险主要冲着分红收益而去,这也是一大认识误区。如果购买的是一份分红型保险,分红收益率当然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购买保险的主要依据,原因是不同类型保险产品的功能不同,而高客购买保险的目的也因人而异。
例如,如果是想实现子女教育成长或养老安排,那么最好选年金保险;如果是想实现身后财富传承,那最好是终身寿险;如果是想实现激进型投资理财,那么最好是选择万能险或投连险;如果是想实现税务筹划,那最好选择分红型或万能型保险。
误区五:买保险前不作财务测算
买保险跟买衣服首饰不同,可以说高客买的是未来预期权益和风险保障,那么他们常常会面临一个决策:保费该掏多少?保额该设定多少?是越多越好吗?
“其实不是,高客保险配置的额度,一般以其希望实现的保障目标减去已经配置过的保险,再减去其他类型财富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
每天进步一点点,更好服务每一位客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