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刚接触“断舍离”,相继写了《践行“断舍离”》、《践行“断舍离”之三双鞋》和《践行“断舍离”之两条裤子》,之后在“断舍离”的路上行动着,但没有以此为题写文章。时隔两年多,恰好上周处理了一台跑步机,想写文促进自己更深理解“断舍离”。
跑步机是五年前购买的,为了天气不好不能出门时可以在家跑步锻炼,在某宝上购买的。刚买回来时,新鲜感足,遇上不出门,特别是冬天,便上跑步机跑上半个小时。豆爸亦是如此。
后来我嫌弃在家跑步特别容易出汗,没有外面自然风吹的舒服,即使天气不好出不了门,也不愿意去跑步机上跑步,宁可铺张瑜伽垫,打开电视机,在垫子上,跟着电视里跳广场舞,这个强度低,跳个半小时,只会微微出汗,比较舒服。豆爸呢,偶尔会跑上十分钟,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手机App做无氧运动。最近一次的跑步还停留在年初。于是,渐渐地跑步机成了鸡肋,机身太大,扔掉都不方便,放着呢碍眼,每周搞卫生,还得把它擦一遍。
恰好上个月,娘家的邻居妹妹问我,我们家的跑步机是什么牌子的?我便问她买跑步机的缘由,她解释说孩子体质差,又不愿意出去锻炼,就想买台跑步机在家锻炼。我直接建议她不要买,极其容易成闲置物品。若真的想要跑步机,直接把我们家的这台接收了,后来跟豆爸说了,他也赞成送给她。一来可以解决我们家的困难,二来她不必花钱买极有可能成摆设的物品。邻居妹妹同意了我们的建议,过两周来拿。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大家伙,该怎么拿?量了机身的尺寸,邻居妹妹说她家车可以放。于是豆爸就动手拆跑步机,半个多小时就拆解成:跑步机的上身,即显示屏;两根杆子,用于连接显示屏与跑步带机身的;跑步机身。豆爸担心她拿回家不好安装,还让我在连接处拍了照片,杆子上标好上下位置。其实,我在机身下面找到了安装说明书,上面有安装步骤。
最大的困难不是拆解,而是从五楼搬到楼下,跑步机的机身还是有份量的。邻居妹妹确定于上周日下午来拿,那时豆爸在加班。我和豆爸决定早上先把它搬到车库,机身连接显示屏的一头重,另一头相对轻些,豆爸让我抬轻的那头,先搬出家门,再往下搬,直行向下还好,转弯处比较累,需要把机身抬高,就会费很大的力气。在转至三楼时,我看豆爸汗直冒,肯定很累,于是跟他换了个位置搬,让他缓缓。可惜我太弱,下到二楼就不行了,跟豆爸又换回来,一鼓作气搬至楼下车库里。
邻居妹妹的老公本来要一起来拿跑步机,结果生病了来不了,她带着儿子来拿。她把后车座放平,把后备箱上面的罩子取了,腾出空间。我们两个女人再想办法把跑步机放入车里面,刚刚好,后座还留了一个座位的空间给她儿子。经历了搬跑步机的过程,我发现人的潜能是很大的。
晚上,她儿子对跑步机充满了好奇心,催着爸妈装好了跑步机。她跟我们视频,她儿子在跑步机上走,还谢谢我们送了他跑步机。其实应该是我们谢谢他接受了跑步机,帮我们处理了一个麻烦。
跑步机的“断舍离”过程,我深刻认识到在购物时,特别是大件物品,要多问几遍是否必须,是否能长期使用它。如果真的不需要了,还是及时将物品请出门,可以在朋友圈或群里问一下是否有人接收,充分实现物品的价值。同时,家里留出了空间,人的活动、人的状态更为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