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键盘上敲字就会觉得很舒服,归于一种宁静的感觉。
这一周除了周一 周二 还有周日,其余时间都在写英语论文。仅有的三天摸鱼时间,效果也不大尽人意呢. 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 觉得困顿,打不起精神,做题随意懒散.
- 题目不大做的出, 在草稿纸上胡乱写,写不出答案,平添烦躁
- 做的太久,只是做数学题,未免觉得有些许乏味.
女友发了一篇鬼谷子,以备我看书烦躁时所用.
养志法灵龟;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 志者,欲之始也.志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惶,欲不惶则志意不衰, 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
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 养志则心通矣. 知人则分职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大;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各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今日是周五了呢,第三周还有两天就结束了,第二周的摸鱼状态还没写完。这五天来效率真的很低嘞,困,不想学。有一两天状态还很不错,每当我看完康德或者哲学类的书籍,都能获得一种宁静。学习效率会有极大的提升。
好奇怪哦,做作业怎么会烦躁呢?如果不学习,只是在宿舍宅,那才是真正的无聊与烦躁。而一旦开始学习了,以小说辅以放松,每天安排的很满与充实。
自己对于考研这件事,一直就觉得这是最轻松、最舒服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了。
- 明确的学习路径,无需多想其他的东西。
- 学习的目标也极其确定。
- 学习资料,学习方法也都很确定。
这么确定的一件事,有什么难度可言呢?比起之前自己一个人瞎几把乱学 数据挖掘,学习R语言,数据分析,没有方向感,没有确定的目标,经常受挫,经常考虑其他东西,还要恶心的敲没有答案的代码。而考研一旦跟哲学比起来,更是不值一提了,那么一堆枯燥的文字,试问有几人能看的进去,读的进去。
“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这场考试有更深一层次的认知了,其本质是筛选具有研究潜质的学生进一步深造。
何为研究潜质,之前参加的美赛建模倒觉得可以用来衡量这种潜质,研究的第一步是大量翻阅前沿的参考文献,然后理顺这些参考文献的逻辑,用来解决现在的一个问题。一旦这样定义了,那么也就对这场考试有不一样的理解了,大量翻阅参考文献,英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了,而耐着性子,一个文献一个文献去找,很需要耐心,这点耐心如何培养,数学来讲,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题目训练,然后掌握这些知识点的运用规律,克服急躁粗心等各种对于研究来说同样不可取的 这些缺陷,然后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有的人天赋异禀,可能看一两个文献就能摸清规律从而解决问题,他们这些人在备战考研时,也就相对轻松很多,也具有很多优势。所以这场考试总体上是很公平的。专业课考试你要拿高分,那么首先你对这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得掌握足够踏实并且有所理解,所以这个专业课的考核足以判定你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如何。
至于很多保研名额,我也觉得非常公平,学院那些即使是保本校这种双非普通本一的学生,他们很优秀,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那种研究的潜质,跟他们接触,会觉得他们不去读研真的可惜了。前段时间两门英文的选修课,期末考试是抛出一个建模问题,每个小组弄出一个解决方案。普通的学生直接放弃了,或者他们努力了好几天依旧摸不清的头绪。就拿我自己的小组来说吧,有两个组员也在很努力的找文献,看答案,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跟我讨论,可后来他们都放弃了,因为毫无头绪。我前期跟他们一样,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我坚持了下来,一个人捋清楚头绪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撸完一篇能够自圆其说的论文。对待一个问题,同样的一无所知,同样的起点,有些人不一样。具有研究潜质的人,会静下心来去快速规划学习路径,然后初步提出解决方案,之后再不断优化。
自己也很佩服几个同学,像大海 彭诚 翟羽佳 振金几个,他们是真的优秀呢,同样的一个机器人建模问题,我看参考资料,看他们的答案依旧没啥头绪,而他们却把这个问题给漂亮的解决了。这就是学生与学生的差距了。
深刻的反思下,还有六个月的时间,必须必须每天投入8小时的学习了,这是至关重要的。而自己一天两小时的摸鱼。天哪,太可怕了。自己是三跨啊,而且是考404才进复试线的上财q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