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属的灵魂
自从在微信群里和家长朋友们说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找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如何给孩子们进行“生涯教育”后,得到了众多家长朋友的支持。而我也突然感到压力骤增,因为作为家长我的资历只有7年多的时间。
恰巧看到鹿雯立老师的一篇文章《现在开始给你的孩子做生涯规划,还来得及!》,借用她在开篇的一段话,加入我自己的切身体会,也当作是我这篇文章的开篇吧:
进入校园,我有很多头衔:生物学科教师、实验班班主任、学校德育处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但离开校园,在生活中,我更在乎的称谓是“爸爸”。我和您一样,是孩子的家长,我和您一样,关注教育,关注亲子关系,更加关注孩子与自己的成长。因为人生有且只有一次,活的值得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所以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我都一直在思考:与各位家长一起交流分享点什么呢?
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一个,或许也是各位家长所感兴趣的话题:
正在学生中蔓延的一种新型常见病——时代空心病!
当然我不是什么精神科医生,也不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所以这个“时代空心病”也不是我发现或者命名的,但我相信很多家长最近这段时间可能从各种渠道或多或少地听说过,那我就先和各位家长一起来聊聊这个所谓的“新型常见病”。
“空心病”共同的特点
最早提出“时代空心病”的是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教授。
在他接诊的很多病例中,发现有这样一群孩子,在他们的自述中,很多孩子都会说到“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要到哪儿去,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看到这样的描述后,我不知道各位家长做何感想,反正对于我这样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来说,非常受触动。因为平时和学生一起聊天时,我也曾问起他们:对今后有什么打算?自己有什么目标?你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到高中来读书呢?等等。
当这些问题抛出以后,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然后告诉我的答案基本雷同:没什么打算,我到高中来就是学习的,今后考个理想的大学,找个自己满意的工作。至于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从来没想过,也不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儿是什么,如果非要我给个答案的话,吃、喝、睡、玩儿算么?
接下来我会更加深入地问问孩子:既然到高中来是学习的,目标是三年后考个好大学,那么你想考个什么样的大学,学个什么专业呢?什么样的工作属于“自己满意的工作”呢?
我得到的答案无非有两种,其一,没想过,我现在只知道要好好学习,以后的事情交给父母去为我考虑吧;其二,不知道,是父母非让我来读高中的,我本意是不想来的,来了也学不进去。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在我讲述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孩子对号入座?当然可以对号入座,因为咱们谈的是一些普遍现象而不是某个同学的问题。
如果您家的孩子没有以上的现象,那么我要恭喜您,在平时的生活中您可能已经比较关注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并做了比较有针对性的引导;如果您家的孩子有上边所述的某些现象,也不用太担心,有了这些现象并不代表着您家孩子患了“空心病”,因为患上某种疾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空心病”产生的土壤
咱们一起来看看“空心病”为什么会出现吧。根据徐教授的分析,“空心病”在青少年中变得越来越严重,是与学生们的价值观有关。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阶段,但由于咱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部分缺失,造成高中孩子的价值观变成了只关心分数,因为家长重视分数,教师重视分数,学校重视分数。而基础教育忽视甚至放弃了对人的培养,一切都让位于考试。
这种让位于考试,不仅体现在对题海战术、学习成绩的盲目追求上,更重要的是它背后代表了一种强烈的价值感和教育观,即“我只要能够达到一个好的分数,我可以放弃一切、忽视一切、抛弃一切、践踏一切。我只要考试分数好,我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优秀的。”
这样的教育观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完全被训练成分数的奴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只知道高的分数可能获得奖赏,获得成就感,获得别人不能得到的东西。
于是学生们在学校不仅仅要在学习上承受更多的压力,而且他们的价值观也在被扭曲,在被功利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考试成绩,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人唯一的标准。
其实,正确的价值观对人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对的,是好的,知道做什么事情能够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和自我肯定,这才是支撑我们的重要因素。
如果因为诸多主客观原因造成学生考试成绩不佳,那么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我们的孩子们现在并没有发展到“空心病”的程度,但我们应该明确有些同学现在表现出来的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是不感兴趣,对今后很茫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初中甚至是在成长过程中,因成绩不佳被边缘化、被否定,而最终变成了自我否定的结果。在心理学中有个专用的词来描述这类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怎样做?我们是该被动的接受,让其顺其自然?还是主动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早日找回自我,激起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与行动的动力呢?
明天的日更,我会继续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90天无戒写作主题训练·日更挑战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