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纷扰的世界里,我们很忙,忙工作,忙学习,忙孩子,忙生活。除了身体奔跑在路上,我们的思维也时刻不得闲,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使命,责任,理想,还有生活中不断产出的负能量。有时候,我们自己在心中慢慢消化,有的时候,会找朋友倾诉。但是,精神世界的每一个个体,终究还是孤独的。所谓的理解,只是自以为,所有的解脱,仍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寄托。
辛格是一个哑巴,生活在某个炎热的南部小镇。辛格的生活简单而规律,他对人温和而有礼,虽是收入不错的白人,但从不歧视任何黑人,残疾人,所以,每个人都喜爱他。
米克是个13岁的小姑娘,她的梦想是成为音乐家,总在夜晚躲在富人的花园中,偷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莫扎特。她渴望能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但是拮据的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让她不得不把梦想埋在心底。只能在一个人的时候,走进她的“里屋”,思考,创作。
比夫,“纽约咖啡馆”的老板,通宵营业,相比赚钱,他更喜欢观察来来往往的客人。每一个特别的人,自己与妻子的关系,都让他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也是他与孤独相处的一种方式。
杰克是一位共产主义者,他信仰马克思主义,试图通过揭露资本家的丑恶本质,让众多底层劳苦人民醒悟,进而同心协力反抗,来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
考普兰德医生终生把改变黑人处境问题视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并将这样的使命感附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最终导致家庭破裂,许多年来,孤身一人,为了黑人,奔走出诊。他们为了相似的理想,四处宣讲,却经常被人们视为不可理喻的疯子。
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不被理解的孤独,找到一个能够彼此理解的人,简直如同奢望。
辛格是一个温暖的人,每一个同他讲话的人,他都认真倾听,并报以真诚而质朴的眼神,因为他说的极少,每个人都以为他真的懂了,以为他有超群的智慧,能够洞悉一切,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最深切的感同身受。然而,事实是,“四个人的孤独全在这个哑巴身上奏响,但他却感到困惑。”辛格不懂,不懂他们说的梦想,责任与孤独,他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那样忙,都有那么多说不完,想不完的事情。每一次的回应,他都只是给了他们最想要的答案而已。
与此同时,辛格也同样需要一个能够倾诉的人,那个人就是他的朋友,另一个哑巴,安东尼帕罗斯,只喜欢吃的弱智。与他的相处,辛格成了那个喋喋不休的人,总有许多说不完的话,手语甚至赶不上表达的速度。而安东尼帕罗斯只是听着,只是最坦诚的微笑。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吃饭,睡觉这样的基本生活需求。
虽然被那么多人喜欢着,可是,辛格却认为没有人能够懂他,只有安东尼帕罗斯在他心里,才真正是他精神上的伴侣,所以,当安东尼帕罗斯被送往另一个镇上的精神病院时,他受到很大的打击,每一次休假去看他,便是辛格最快乐的事,当得知安东尼死了的消息,他也陷入绝望,毫无留恋地自杀了。
安东尼是个智商极低的哑巴,他不认识字,学不会象棋,对于辛格的话,没有互动,只有自然天真的笑容。他听懂的可能极小,但在辛格的心中,说出来,他便懂了,哪怕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回应,他也不是孤独的,在这个世界上,他找到了寄托。
那四个人以为辛格是可以明白他们的人,但他们不知道,辛格也被自己的孤独困住了,他为了缓解自己的孤独,每半年要长途跋涉,只为看看安东尼帕罗斯。或者说,辛格与他们是一样的,都在寻找自己的那个“知道的人”,并为了满足自己倾诉的欲望而自我催眠着。
令人悲哀的是,孤独是绝对的,是无法改变的残酷真相。越是有思想,有追求的人,就越感到孤独。我们都在这样的深渊里挣扎,试图找到出口,找到与他人相联的契合点,但是,感同身受从来都是个假命题。真正被理解只能是假象,只能是自己心中的期望。只有自己的心才是孤独的猎手,通过向外诉求寻找途径,能够达到倾诉的目的,却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自己感受到的舒畅,归因还是自己内心获得的安宁,那个倾听的对象,并不重要,决定因素源于内在。
365训练营第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