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带孩子,带什么

虽然12岁男孩弑母案过去一段时间,可我对这个新闻的追踪热度不减。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翻看报道都给人一种窒息的痛和无以言表的伤感。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我一直坚持自己带,在怀孕前反复和罗先生探讨,表达自己的意愿。

其实像我们这种普通家庭,扔给爷爷奶奶带的人大有人在,也似乎是约定俗成的方式。美其名曰,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看到这个新闻的我,叩问自己,如果当初我也是甩手一般的逃脱养育责任,是否孩子是另一番刁蛮不讲道理任性的模样?

看到这则新闻,暗自庆幸自己的坚持和正确的认知,因为我想要给孩子一个比较正确的生活观,是非观,底线和原则。因为我知道教育是有时效性的

孩子不会永远等你

近期聆听李玫瑾教授的视频,拨开心中的疑惑,亲自带孩子,究竟带什么?

介绍一下李玫瑾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生命初期,情感依恋关系的建立,是父母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因为爱你,我时时刻刻关注你的一切,和你互动交流,犯错,委屈,不满时的唠叨都是在积累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资本。

李教授的心理资本在我的理解就是介入资格。因为你的前期付出,才有后期管教孩子的资格和条件。

而弑母案的这个孩子,前期缺失了大量的父爱母爱,他们在孩子年幼之时早早下广东打工,由爷爷奶奶亲自抚养,老人的溺爱娇纵模糊了孩子是非的界限。

而妈妈的介入,使孩子硬生生地被迫和爷爷奶奶分离,重新接受陌生的妈妈,还有一个和他抢夺母爱的弟弟,我设想孩子的情绪绝对是复杂而又激烈的。

老话说得好,十月怀胎不如一朝被养。

孩子和你朝夕相处的依恋关系远远大于在你腹中的怀胎十月。

性格的形成,对妈妈的反感和怨恨,使得这个孩子无所适从。

妈妈对孩子的坏习惯做不到坐视不理,却因为迟来的母爱永远丧失教育的资格。相必那时的孩子对妈妈的恨是无以复加的,恨她对自己一无是处的不满,恨她对自己和爷爷奶奶的分离。

浅薄分析只是结合李教授的网课和自己育儿的感悟,不足之处请多探讨。

育儿在我看来十分劳心费力的事情,孩子是被爱慢慢的喂养大的。他可以吃不好,穿不暖,唯一对他心理慰藉的是有父母在身边。

我现在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是:妈妈爱你。

有时候我还是会控制不住脾气批评他,揍几下小屁屁。但他哭完了依旧会找我要抱抱,因为他明白,我不是完美的妈妈,他也不必做完美的孩子,我对他的行为生气,但依然不会减少一丝一毫对他的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62评论 2 14
  • 好多天没更文了,不是没题材,而是生怕累着自己。呵呵,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最近越来越懒惰了! 天气越来越冷,早晨越来...
    神奇女侠ahua阅读 3,878评论 9 19
  • 青蛙们垂头丧气的来到补考场——标准蛙泳公共体育课考场,这些来补考的,大都是野的,从来都没有青蛙教他们什么是标准泳资...
    等小雨阅读 1,644评论 0 1
  • 你可以面不改色地去面对你失恋这个事实,可你却不能波澜不惊地去承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孤独生活。 ...
    沵花阅读 5,127评论 8 2
  • 我把当下社会的人格类型分为 物质型,情感型,逻辑感情复合型三类。 物质型人格的表现,我在原创【第39篇】:物质化感...
    前行者林工阅读 2,55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