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缠缠绵绵,人昏昏沉沉。才9点,眼皮子就不停打架,眯一觉,醒来已是10:38,正是做午饭时间。
冰箱里存放最多的就是乡下带来的青瓜与丝瓜,也懒得再跑一趟菜场,就选这两个时蔬吧。
青瓜就做凉拌的,凉拌青瓜木耳。夏季这道清口的凉菜,清淡,爽口,一家人比较喜欢,适下饭,也适当零食点心,这几天常常被摆上菜桌。
而对于丝瓜,算是时新菜。婆婆院子里挂着成熟的丝瓜还没几个,一,二、三,唯一可品尝的三支全带下来了。
不同于以往的白玉霜丝瓜和青皮丝瓜,这种带着深深齿纹的丝瓜并不多见,一查百度才知正名叫广东丝瓜,产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地,别名也称有棱丝瓜。
有棱丝瓜呈棍棒装,有8或10条的纵向的棱和沟,无绒毛,外皮比较坚硬。
不管是有棱无棱,下锅前我喜欢点开“下厨房”看看有无别致的烧法。翻了一圈,无非是丝瓜炒鸡蛋,丝瓜炒肉片,丝瓜炒虾仁……。辅料有限,排除肉片与虾仁,一道广式脆炒丝瓜吸引了眼球。脆脆的丝瓜?嗯嗯,有点意思。
印象中的丝瓜不管是炒的还是蒸的,都是一副软软烂烂的感觉,很想尝试一下这别样的脆感!
翻看菜谱后才得还知误打误撞了,材料正需有棱丝瓜。而脆的原因竟然是,不要把绿色皮全部削掉,保留绿皮是丝瓜清脆的关键。嗯,这种丝瓜,皮够硬,可这连皮带肉一起炒,不影响口感?一边疑惑,一边行动。
按照要求,给丝瓜刮皮,注意是“刮”,不是“削”。去掉了丝瓜的棱角皮,留下了凹沟里的绿皮。切滚刀,我理解的意思是丝瓜一边转一边切(因作者没上图片,根据个人理解,喜好,怎么喜欢怎么切吧)。
热锅加油,放蒜蓉,等锅够热下丝瓜,翻炒四五下即可放盐与三汤勺左右清水,盖盖子,最多2分钟出锅。过程够简洁,干脆利落!
还没等我上桌,老唐就在那边喊:“这丝瓜怎么不削皮呀?”我笑着回答:“今天的特色就是这张皮上。口味怎么样?”味道不错,如果削了皮会更好。”两唐异口同声回答。
夹一口,没有想象中的脆,但也没有原来的软烂,似乎有点炒过了(2分钟时间太长),但口味带着丝丝甜,自带一股清香,比白玉霜丝瓜好吃。粗嚼了两口,带皮的地方有点拗,但细嚼中确实藏着一点点脆,一丝丝爽口!
一天一尝试,一天一个鲜,下次来盘蒜蓉丝瓜酿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