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奏折十六(1)【823】2024-5-6
原折:谢曾骥云赐封典恩折
咸丰九年二月十五日
奏为恭谢天恩,仰祈圣鉴事。
窃臣弟曾国华在三河殉节,经臣奏报后,嗣准湖广总督恭录咨会,蒙恩优恤,复经臣于本年二月初九日专折叩谢天恩在案。顷准兵部由驿递回前折,钦封朱批:“另有旨。”咸丰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
曾国藩奏伊弟曾国华殉难情形一折。候选同知曾国华在三河镇殉难,当经降旨追赠道员,从优议恤。该故员历著战功,一门忠义,着再加恩赏给伊父曾骥云从二品封典,以示褒嘉。钦此。
臣伏读之下,感激涕零。窃念臣弟一介儒生,捐躯报国,荷蒙温谕频颁,殊恩迭被,既赠监司之秩,复膺封典之荣。存没均沾,哀感无既。伏查臣胞叔曾骥云,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七日,恭遏覃恩,臣在侍郎任内加一级,曾邀貤yi(延续)封从一品荣禄大夫。咸丰二年四月三十日恭遏覃恩,又以臣官加二级,得晋貤封正一品光禄大夫。兹复仰蒙锡类之仁,特荷褒嘉之典。臣已肃具家书,恭宣谕旨。诰轴则祗领信纶,谨拜此日九重之命;顶戴则仍从旧秩,不忘昔年两次之恩。惟是隆施稠迭,报称尤难。臣惟有竭尽愚忠,代臣弟弥未竟至憾,代臣叔抒向日之忱,理合专折附驿,叩谢天恩,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译文:感谢赐封曾骥云折
为恭谢皇恩事,请求皇上鉴察。
臣的弟弟曾国华在三河殉难,经臣奏报后,接到湖广总督抄录上谕的咨文,知道已蒙恩优待抚恤,臣已于本年二月初九日专门拜折,为此事叩谢皇恩。刚从,经兵部由驿站递回了这道折子,钦奉皇上的朱批:“另有旨。”同时抄录有咸丰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内阁所奉的上谕:“收到曾国藩奏报其弟曾国华殉难情形一折。候选同知曾国华在三河镇殉难,已经降旨追赠为道员,从优抚恤。该故员历年战功显著,一门忠义,着再加恩,赏给他的父亲曾骥云从二品封典,以示褒扬嘉奖。”钦此。
臣拜读后感激涕零。臣私下想,臣的弟弟一介儒生,捐躯报国,承蒙令人温暖的上谕屡次颁发,特殊的恩德多次赐予,既追赠道员,又膺封典的荣誉,生者死者均蒙恩赏,感激无尽。臣查胞叔曾骥云,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七日幸逢着行封赏,臣在侍郎任职内晋升一级,曾蒙准将这个恩德转增给叔父,叔父荣封从一品荣禄大夫(文散官名,指不带职事的文官,授此以酬勤劳)。咸丰二年四月三十日幸逢普行封赏,又因为臣的官衔晋升二级,叔父因此荣封正一品光禄大夫(散官文阶之号,不任职事,皇授以彰)。这次再蒙受赏赐仁爱,格外获得褒嘉盛典。臣已通过家书恭敬地将次谕旨宣告家人。封诰典册则敬领新颁者,以此拜谢今日皇上的恩命;至于顶戴则仍依从过去的官秩,以表示不忘记当年的两次荣典。只是隆重的赏赐接连到来,报答太难。臣唯有竭尽愚忠,代替臣的弟弟弥补事情未办成的遗憾,代表臣的书法抒发以往的谢忱,借以报答天高地厚之眷顾的万分之一。所有关于臣的感激之情,按理应专折由驿站呈递,叩谢天家恩德,祈求皇上鉴察。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