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成长都会有TA内在的规律性,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行,而是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去透过犯错去体验学习,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规律,学会管理自己的事情。
要想让孩子学会管理一个国家,首先要给孩子足够大范围的疆土,让孩子在这个国土范围里实施体验,允许TA根据自己的节律与方式,在犯错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慢慢地,孩子自然学会管理这片国土。
收到很多家长苦恼的问题求关注,大都与孩子不自觉,不自律,不会自我管理,沉迷玩游戏或玩乐,不主动学习,要反复催或盯着等等相关。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界限,在界限内安全成长或创造,当自我界限被破坏,内在的规律自然也被打破,节奏打乱了后,就需要那个打破自己节奏的人来催促自己行动。
孩子的问题更多反应的是家长的焦虑与过度担心控制,破坏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长的边界,也因为家长需要孩子依赖,孩子配合父母上演需要父母的戏码。
我这样说也许会有家长不同意,我对很多家庭的孩子进行观察,其中,有一个家庭,父母的管理很严格 ,规定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有很多的限制,孩子也听话,但却会变得好动,在做作业时开小差,边做边玩,不能一心专注地做作业,孩子这个行为是无意识地对父母的反抗,这个行为一直持续到中学,直到中学之后,父母对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尊重,给予一定的空间,孩子主动学习的情况得到了改善。过度的控制,孩子会产生拖延症,用拖延的方式来表达对控制的反抗。
另一个家庭的孩子,父母从幼儿园开始,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玩乐,到了小学,和孩子明确各自的责任,学习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亲不插手,如果孩子因为学习的事情需要父母的帮助,可以提出请求,如果孩子因为自己玩没有安排好作业的事情,返校被老师批评,这是孩子的事情,孩子得承担这个后果。孩子明确了读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为自己而做的,父母为了专业的提高也在家庭中进行自我学习,给了孩子很好的榜样。
从小学开始,家长给了孩子相当大的自由空间,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安排作业与玩乐时间,后果与责任要孩子自己承担。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了放学回家自己做作业,做完之后玩乐或看书,做自己开心想做的事情,九点睡觉,确保足够休息可以准时起床上学,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中学,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给,学习不需要父母操半点心。
上面是两个家庭孩子的案例,在心理学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担心是对孩子的诅咒,对孩子的不信任是自己内心的焦虑呈现,对孩子的控制是来自家长内心的不安全感与价值感的需求。越是敢于给孩子空间,给孩子信任,给孩子适当的指引与全然的陪伴,保持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与亲子时间,孩子在这样的家庭可以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