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陷于一些现象和言论的某种矛盾和纠结中。
01
俗话说春捂秋冻,可是每当夏天还没到来,街头已经频频可见穿着短袖短裤的男女。冬日里明明已经零下几度了,还有爱美的女士穿着短裙秀着身材。
美丽动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大冬天我是亲眼看到光腿的女士那一粒粒鸡皮疙瘩冒着的样子,但是你看不到她本人有半点哆嗦,妆容精致,姿态优雅。只能说佩服。
02
科比说:“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也有人说:“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么?””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深圳么?”
公众号简书推荐书里一篇关于2018年的一份书单中有三本书是《哈佛凌晨两点半》、《哈佛凌晨四点半》和《哈佛凌晨五点半》。作者调侃了几句,意思是两点半(四点半)(五点半)就起来去看书了呢还是说晚上一直熬到了两点半(四点半)(五点半)。
都说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其实他们拼的就是时间,没有谁是真正的天才,能一蹴而就直接成功。那些牛人似乎谁都不缺少睡眠,永远动力十足不知疲倦。
公众号经常有爆文说熬夜就是一种慢性自杀,提倡早睡早起。新闻上经常报道某某年轻有为的公司创始人猝死了,某公司员工连续加班三天三夜猝死了。
看看这些很矛盾的存在真的很是感慨,生活不易。一方面励志型的报道中希望人人都能争分夺秒,百般吃苦操练自己,只要能成功,牺牲睡眠时间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的报道却时刻提醒着人们,生命可贵,珍惜当下,特别是年轻人,要学会不再熬夜,保护好革命的本钱。
03
纵观那些成功的人,每一个灿烂光鲜的背后都有一颗疲惫不堪的灵魂。没有人说简单地按时按点去做事就能获得成功。先苦后甜,有付出才有回报。
就我本人来说,就是平凡普通的大众人民。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进校成绩不好,一进大学就拧紧了发条苦读着。同学们在各种社团活动,各种外出春游秋游着,我则是寝室中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一个,每天只有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或着图书馆。
身后时刻感觉有一条鞭子在催促着我,赶紧加油干,干不好看你怎么办,要丢人的。我只有老老实实地学习。天生没有比别人多出几分聪明,除了比别人多花一两倍的时间去学习我别无他法。
付出果真是有效果的,经过连续的晚睡早起天天一瓶速溶咖啡提神后,我的成绩一直到毕业都是保持在班级前三的,有奖状拿,有奖金拿,把别人羡慕得一塌糊涂。可我知道这都是我努力的结果。
现在毕业这么多年,几乎快忘记当时那种拼命往前努力的感觉了。加入了写文的阵营,每天坚持着更文,再困,再累也要完成任务,不然一切都失去了参加的意义。
04
所以这个社会还真的是很公平的,你不努力不拼命,那就平凡地活着。你有目标有动力,愿意认真付出代价去干一件事,那成功是迟早的事。就看你活着是做什么样的选择罢了。
拼着先天的好身体熬出头,那自然是胜利了。反过来,把身体熬败了没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其实还真的挺憋屈的。
365极限挑战营 一百四十九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