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几个朋友聊天,聊到孩子,然后聊到了陪伴,我认为的深度陪伴 一:充足的时间 二: 时间内的质量
一:充足的时间:尽父母所能,每天至少1小时的陪伴。在这1小时内做到2(如下)
二: 时间内的质量 1积极的语言肯定 ,肯定和赞美的语言好比是夏天的凉风,或者是冬天的暖风,让人感觉身体放松,心情舒畅。肯定的语言(70%-80%)+期待的表达(10%-20%)。肯定的语言为孩子确认自我身份感,增强信心,并且增进和谐的关系。对孩子的期待,是让孩子进一步提高(无条件的爱,有要求的行为)。举例:孩子今天的字写的很有进步,我特别喜欢你这个字“?”,这个字横像房梁,特别有力量,竖的比划像大树,粗壮而且挺拔。整个字看起来就像房子,结构安排的很好,这样很稳固。理论:拿着放大镜找优势,抓住那一闪而过的流行优势并且放大,大人翻译的这些优势(因为有时候孩子看不到),孩子会把肯定的语言放到自己内在优势的篮子里,家长肯定一次,孩子装进篮子一次,家长再肯定一次,孩子再装进篮子一次,时间多了,肯定多了,自然就成了孩子的内在品质,当内在品质镶嵌到孩子身上的时候,那就都是外在的优势行为了。
2 父母榜样的力量 在对孩子的期待中,父母要陪伴孩子,让他们在挑战的路上多一些父母力量的支持,父母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知道虽然有困难,但是一定能战胜挑战。父母的过程是在给孩子展示过程。
举例:孩子的练字的时候,父母陪同,和孩子做同样的事情,给孩子做榜样。如果不能和孩子做同样的事情,那就在语言上积极表达。
3 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积极的行动和积极肯定的语言,会和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关系。关系和谐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4 共创智慧的方式 并和孩子一起找到足够的资源,并且共创适合孩子的方式。
5 透过事实倾听本质 倾听孩子语言背后的意图。并用积极的方式去尝试解决。
我是爱思考的妈妈,也是爱分享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