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箍儿,是哈萨克语的音译。
叫咚箍儿的是村里养骆驼的金恩斯,壮实的哈萨克族汉子,宽脸盘,大眼晴,话语不多。
咚箍儿是我在入户走访时听别人介绍的,"咚箍儿小时候调皮的很,咚箍儿翻译成汉语就叮当乱响的桶,天天不停。"他们笑着说。
我觉得起这样名字的母亲应该是位幽默的人。
今天中午,金恩斯来我们村委会食堂吃饭,他媳妇阿依古丽这几日在食堂帮忙。
"咚箍儿,你来吃饭了?“我逗他。
金恩斯脸红了,不说话。
"你的名字不是咚箍儿么?"
"小时候的名字"他小声说。
我忍住笑,"别人告诉我,金恩斯小时候调皮的很,咚箍儿,咚箍儿,到处乱跑,到处乱响。“
他一下笑了,"上学的时候,老师问什么名字,不知道嘛,就说咚箍儿,老师都笑了!"
金恩斯今年48岁,回忆起6,7岁的时光,就象昨天。
午饭后的阳光暖暖照进来,吃饭的人都散去了,金恩斯夫妻两人打开了话匣子。金恩斯兄弟姐妹7人,村里的叶杰提别克、吐尔斯都是他的兄弟,有三个妹妹出嫁到了灯塔和解乡。一位姐姐已经去世了。
“其实我还有一个哥哥,那时候,村里面劳动多,冬天,村里的人都要去灯塔乡挖大渠,晚上就睡在工地上的地窝子里。”
“爸爸妈妈也去了,回不了家,哥哥那时候不到三岁,村里的孩子都集中起来,由一个人管理,在食堂吃饭,我的哥哥太小,得了病,死了。”
我听着金恩斯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向我讲述往事,仿佛时间的长河里就站着一个与咚箍儿依稀模样的孩童。
“那时候,条件不好,死的人多,饿的,病的。没有办法。”
“现在,生活多好,党和政府政策多好,再不会有那样的日子了。”
后来,金恩斯的母亲又生育了七个孩子,七个孩子都很健康,他们的日子过的都很好。
咚箍儿,是一个母亲的幽默,是爱的另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