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竞争力,我认为现在的核心竞争力按照内外分的话就是外在的能力,和内在的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置身于一个社会大环境之下,在能力和思维上我有什么竞争优势。本篇文章我想说的就是我对于自身以及未来的思考。下面我会从能力、思维这两个方面解析一下自己。
1.能力
我的专业有点偏门,除了本身是这个专业的,说出来可能也很少人知道,知道也可能不理解。但是说起教学规划你们就懂了,我们专业的规划方向是虚拟现实。也许有人会发出“哇”的声音,也许有人会不明觉厉的竖起大拇指说“牛逼”。但是,事实上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虚拟现实,在很多人的直观印象中就是VR,通过计算机仿真环境让人身临其境,巴拉巴拉巴拉。这确实是虚拟现实,但是这只是虚拟现实的一种应用,虚拟现实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在VR出现之前其实我们生活中就已经有了虚拟现实。例如视频通话,让两个人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类似于面对面交流,这也是虚拟现实的一种(以上纯属个人理解)。既然虚拟现实很广泛那么相对应的,我们专业也所学颇广,相信对于这种博爱的专业,很多人都知道这其中的痛苦,最痛苦的就是路太多。幸好我对于自身的喜好,及能力都有点自知之明,早早的就确定了一条路,其名为设计+视频(PS\PR)。
因为早早的就是确定了自己要走的路,我总是有一种快人一步的感觉。实际上我的情况说好听点是设计,其实顶多就是一个美工,至于视频剪辑更是一个不入流的剪辑。但是因为那种快人一步的感觉我对于技能的加深总是持一种不咸不淡的态度。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一年里我从未于技能这方面下过苦功,原因是一种过度的自信。直到我被现实打了一巴掌。
在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课上播放了视频作业,我狗呆的发现不管是特效的运用还是一个视频剪辑的切点有许多作品都很有特色,再反观自己的作业,我突然觉得平平无奇。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在一年里其实只有我在原地踏步,像是接受了冰桶挑战,打了一个激灵,紧接而来的是一种无力的恐惧感,我的优势,其实,好像并没有那么大。好在醒悟的及时,我还有时间去弥补,学习其实也是一场战争,见仁见智。知识就是兵力,就好像某游戏广告,开局一个农名,你的地盘有多大就看你自己造。
2. 思维
思维在我看来是根据三观、眼界、环境等方面形成的一种思考模式。也因为三观、环境的不同,眼界的高低不同,导致思维的维度也存在了差距。思维的维度不同也就意味着代沟,不是因为年龄而产生,而是因为思维不同而产生的思维代沟。
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为什么说三观会影响思维呢?打个比方说:一个吝啬、贪财的人,他大约就是省钱、贪小便宜、斤斤计较之类的,然后你跟他说投资说理财,估计他一听就是世界观崩坏,“天!居然想拿我的钱去给别人赚钱,这要多大风险,万一亏了那咋办……”之类的巴拉巴拉。这就是因为他的三观和投资人理财人的三观不同所带来的思维上的代沟。(例子可能不怎么恰当,但我想表达的意思不知道大家能不懂,哈哈哈哈)
眼界,眼界实际上是和环境挂钩的,例如王思聪前段时间和一个叫花千芳的网友互怼互评的英语有无用论就是基于眼界和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思维上的代沟。王思聪在外读书,日常的生活或者商业往来等等一些事情都是需要用到英语,而事实上,英语对于我们来说是走出国门的一个必备的语种,甚至就算是不出国,在国内与一些跨国公司往来,会一手英语也有极大的益处。而花千芳觉得大多数人根本用不上,这也是一个现实,这是因为两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眼界不同所产生的思维上的代沟,本质上并没有对错,只是两个人思维的不同,但是处于个人的立场来说,我觉得英语还是很有用的。
环境,环境说的是生活环境、学校环境等等,环境对于思维的影响其实是最大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一种交际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你的生活圈子。985,211的学习环境肯定比普通大学好,处于这种环境之下,人就会不自觉的努力。环境对于思维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集体化的影响。拿学校环境来说,一个工科的学生处于一种科学、公式的环境中,思考问题就会偏向于理智。而一个文科的学生,是处于一种人文情感的环境中,那么他思考问题就会呈现一种感性的思维。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分出许许多多的小环境,总的来说则可以用经历来概括。种种不同的小环境交叉影响之下就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
目前我所处于的一个主要环境就是学校环境。普通大学,但是创业氛围较为浓厚,而我有幸进入学校创业孵化器的运营团队,日常所见所闻也极大丰富了自己的眼界和见识。在此基础上,我的思考方式渐渐于高中时的思维脱轨,思考问题时尽量建立于数据之上,起步总习惯性想先抓住核心。比如说有次营销推广的方案,在方案的设想核心上(也可以说是中心思想,文案编写围绕的一个中心),总结之前的方案还有上网查看一些例子之后,我想了一个中心“让别人自己觉得赚了”,随后整个营销的的方案就是根据中心进行发散思考。
除了眼界和见识增加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的承受能力,因为所处的运营团队日常所要接触的人比较多,其中不乏一些极其优秀的师兄师姐或者一些轻创业的校外人员,有时候接触时一些思维的碰撞(事实上是我的思维被冲击),久而久之就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不至于说坚守自己的思维,多了几分变通。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和那些优秀的人儿的差距,不然怎么会被冲击呢。
3. 总结
回到起始点,如果我置身于一个社会大环境之下,在能力和思维上我有什么竞争优势。客观上来说如今的我并没有任何的优势,腼腆着脸说,我的优势就是还有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个思维的接受能力。
如果不放在社会的大环境而是在学校的小环境,在能力上我的优势一个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发展方向,不至于还迷茫着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哪里,另外一个就是一个基础,虽然说我没有对某个技能深入的研究,只是在基础逛来逛去,但是这也使得我的基础掌握比同学好些。而在思维上,就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比起一整个学校那一小撮拔尖的人来说我是不足的,而和一些平平淡淡的同学比起来我又比他们见得多想得多。
而现在的我对于未来的我来说,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时间,现在的我有时间去改变未来的我,未来的我也将因为现在的我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