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译文源于网络)
《论语》公冶长第4节,感觉孔老夫子思路很跳跃,从婚姻一下跳到了一种器具上了。要弄清楚孔老夫子想说什么,还得从“瑚琏”这个器具说起。
瑚琏:宗庙之中装粮食作为祭品的器具。瑚﹑琏皆宗庙礼器。这里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宗庙礼器,一个是装粮食。
宗庙祭祀代表什么?代表天下,代表礼治。顺着前三节的思路:一条线是家庭>家族>地方>天下。虽然礼崩乐坏,但只要仁礼人士努力,终有一天,可以把仁礼由家庭推广至天下。
另一条线,选拔培养国家干部:首先要三观正,信仰对;其次是两商高,有才华;第三是好学习,够虚心;今天要讲的是第四,格局大,怀天下。
再说这个装粮食,粮食代表什么,代表生存。人类是社会动物,人类之初,人们分工抱团,有序协作,为的就是粮食与安全,为的就是生存。
当人类生产力发展到能基本解决粮食与安全时(铁器的使用),人类的分工抱团,有序协作终于崩塌。人类已有余力让个体争利。
但粮食终归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根本,至科技发达的今天,仍是。孔老夫子可能想说,为官出仕一定要格局大,要心怀天下。但着眼要低,从最基本的粮食着眼着手。
从婚姻家庭到天下的线路图已经画好,但优秀的国家干部的培养选拔还没有结束。那么这优秀的国家干部还需哪些品格呢?我们继续往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