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课上偶感
孩子们在读着巴尔扎克,教室里安静极了,偶尔的翻书的声音,纸张的质感带来内心的喜悦。巴尔扎克是沉闷的,可渴望阅读的心却是如水一般沉静的。
窗外,远远的市声传来。有汽车飞驰而过的钝钝的声响,商场打折降价的广播声,小贩的叫卖声,一例都像是翻山越岭穿越了万水千山而来的,到了这里,消解了喧闹,只剩下静寂。
我站在窗边,身后是六十个安静读书的孩子,眼前是一派春景。槐树叶子已满,却依旧是浅绿色,嫩嫩的。仔细看,叶子中间已经有了一嘟噜一串的紫色的花蕾,没准儿明天早晨就是满树繁华。
叶子轻轻颤动,或者是风掠过,或者是麻雀落下。雀声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懒懒散散的像两个经年的夫妻,相对无言,对方的一举一动甚至内心一丝的变化却都明明白白的在心里了。
一个穿着淡粉衣衫的女孩子骑着山地车从教室前穿过,风兜起她的衣服,帅帅的样子。她就那么从绿叶之后缓缓路过,世界的纷扰离她很远很远。我站在窗后,她成了我眼里最美的风景。想起卞之琳的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谁知道,她路过的刹那,是不是把我收入眼底,成了她风景中的一角?
忽然就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有人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正是晴朗的午后,想必你我皆安好吧!我在这里敲着文字,孩子们读着文章,那些小姑娘在教室后边安安静静地写着什么。生活,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这个样子,不正是我喜欢的模样吗?
这样的日子,于我们来说,多么普通,有些人甚至会觉得乏味,可这样日子对有些人来说就是无法企及的梦。世界上有多少地方现在还是炮火连天,爆炸的热浪卷走生命的希望,烧焦的土地容不下休憩的双脚,失去生命的小小的躯体,离开家园的无望的眼神——叙利亚的战争并不遥远。那句话怎么说呢?“我们没有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
我们该怎样庆幸啊!身在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安静僻远的小城镇,享受这样安静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