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理到图书馆前面,马提斯、姚尼、戴马亭已经等在那了。戴马亭和姚尼斜靠在墙上,出神的望着远处。马提斯正忙着往嘴里塞面包,见他来了,便上前几步,举起一只手臂朝他挥了挥。见到这几个人,邬理不安的心才渐渐平复下来,他抹了一把脸,笑着朝他们走过去。 班长带马婷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不仅深受老师的喜爱,在同学中间也很受欢迎。此外, 他在绘画方面天赋也极高, 你要是看了她为这出舞台剧设计的布景,绝不会相信这出自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之手。 姚尼平日里就被同学们称作小作家, 自从他创作了这出舞台剧,更是有了小编剧的称号。姚尼话不多,心思却非常细腻,常常用纸和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想。他的眸子清澈如水,眼底却常带着忧郁和不安。为什么小小年纪的他,就这样多愁善感呢?这还得从他的身世说起。 姚尼的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美国人,两人在纽约定居后,生下了姚妮。可是,在姚尼还不满两岁的时候,妈妈就因为与爸爸的争执而不辞而别,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只剩下父子两人相依为命。 虽然生活苦楚,但姚尼毕竟年幼,只是懵懂的觉得,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很快,姚尼四岁了。 这天,爸爸带着姚妮来到了纽约港。 “好孩子,先到爷爷奶奶家里住些日子吧,他们就住在德国的汉堡,等爸爸赚了钱,就把你接过来。”爸爸说完,把一块儿拴着绳子的纸板挂在了姚尼的脖子上,上面写着姚尼的爷爷和奶奶的名字。懂事的姚尼看了看脖子上的纸板,又看了看爸爸,认真的点了点头。 爸爸买了一张船票,带着姚妮找到了船长。 “您能帮我把这孩子带到德国汉堡 吗?他的爷爷奶奶会在那等他的。” 爸爸松了手转身离去。姚尼望着爸爸的背影渐去渐远,直到消失在熙攘的人群中。姚尼有些难过,因为他舍不得离开爸爸。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竟是他和爸爸的永别。 船长牵着姚尼的小手,进了船舱。乘客们见姚尼可爱又懂事,都喜欢的不得了,也乐于照顾他。姚尼从没坐过船,对船上的所有东西都感到好奇。他蹦蹦跳跳地跑遍了船上的每一个角落,他还长到船长室去,听船长讲大海上的冒险故事。 原本枯燥无味的海上旅行,因为有了姚妮这个小开心果而充满乐趣。 “小姚尼你可不简单呀,才四岁就能横渡大西洋啦。”乘客们常常这样给姚妮开玩笑。 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船在德国汉堡靠了岸,乘客们纷纷散去。船长站在码头上把姚妮扛在肩上,希望他的爷爷奶奶早些看见他。姚妮也把挂在脖子上的纸板高高地举过头顶,一双眼睛不停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搜寻着,而事实上他根本就不知道爷爷和奶奶的样子。 太阳落山了,码头上只剩下船长和姚妮。船长心中有些不安,更有些不知所措,而姚尼虽然有些难过,但眼中仍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船长有带着姚妮来到了码头上,和头一天一样,姚尼坐在船长的肩膀上,双手举着那块纸板。可是整整等了一天姚尼的爷爷和奶奶还是没有出现。 第三天,第四天都是如此。 为了帮姚妮找到爷爷奶奶,船长按着纸板上的名字,到处向人打听,才知道咬你的爷爷奶奶已经过世一年了。原来爸爸是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把姚妮遗弃了。姚尼虽小,但也似乎明白了,这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从此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好的,船长是个善良的人,他不忍心就此撒手不管,让一个四岁的孩子成为一个流浪街头的孤儿。于是他带着姚妮来到了她的妹妹玛丽家。 马丽结婚有些年了,但一直没有孩子。姚您的到来填补了这个小家庭的空缺,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玛丽和丈夫非常疼爱姚妮,一直把她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呵护。船长也常常来看他。还从世界各地给他带回各种各样的礼物。 在爱的包围中,姚妮渐渐长大了,可是他眼里的忧郁和不安却一天比一天更深。纽约港爸爸转身离去的那一幕,总是在他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回放,甚至成了他永远的噩梦。每每梦见那年的那个午后,他就会汗涔涔的从睡梦中惊醒,然后蜷缩在角落里小声哭泣。 不幸的遭遇让姚妮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孩子,她不愿意把这些说给别人听,只有把它们写下来以排解心中的忧虑。渐渐地姚尼爱上了写作,他笔下的故事也越来越精彩,她开始有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暑假的时候,姚尼就开始创作这出舞台剧了。当时他只是随便写写,并没有想过要将它表演出来。后来一位老师无意中看到了他的剧本,才鼓励他把这出剧搬上舞台。 老师十分欣赏姚尼创作的剧本,他坚信,如果将这出剧搬上舞台,必定会在全校师生中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