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和中高考有个约会》。今天上午去听朱会利老师讲这个课,她落落大方,语言流畅,淡定自若,结合生活实际,把焦点的理念贯穿始终,深深地打动了在场家长的心,也让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刘友龙老师的影子,深受感动和启发。
朱会利老师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住自己,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家长的稳是改变孩子的定海神针。照顾孩子的情绪很重要,孩子在有情绪时什么事也做不了。给自己找点事做,不要把所有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帮倒忙,孩子最烦的就是老师、家长不停地给他讲道理。关注什么,就得到什么。关注孩子好的方面和做到的。
二、掌控感,知道如何应对。1、多给孩子希望感。人因希望而努力,形成正能量的家庭氛围,多问孩子当他想要的做到后会是什么样子,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为心中想要的美好希望而努力去行动。2、成就感。关注孩子做得、。好的、做到的,问孩子怎么做到的?从而增加自信,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些事情,自己是不错的,有价值的,也可以把这些好的经验迁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最其码保持不更糟就是一种进步,在最后冲刺阶段调整好心态最重要。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尊重和相信孩子会为他的人生负责的。1、倾听。不预设,清空自己。始终以好奇之心听孩子说,不打断、不插嘴、不评判、不指导、不建议,更不要张嘴就否定、指责。孩子思考后说出来的东西,才是他的,他才能做到。放下家长上位者的姿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看见。2、共情。a换位思考,不以改变为目的。试着去感受一下孩子,假如你现在是孩子的话,你希望爸妈对你说些什么?做些什么?b复杂的问题不一定复杂去做。一团乱麻,找到一个点,问题就解决了。如:一个高三学生晚上背着相机外出拍照案例。
关系一目标一资源一一小步。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和孩子探讨目标。你希望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希望学什么专业?将来想做什么工作?目前的分数和这个学校有多少差距?怎样缩小?哪一科那一块能提多少分?具体化,一一疏理出来,孩子就清楚了,知道自己怎么去学去提分了。
关于资源。和孩子探讨以前有那些做到的?怎样做到的?谁可以帮到他?
关于一小步的行动。可用评分的方法,让孩子对自己的各个方面去打分,探讨做点什么改变可以提高一分,落实到行动上。
孩子最讨厌的两话:1、我说你是为了你好……,2、你看人家谁谁谁(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