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发呆,父母喊没反应
不肯穿衣服,也不要下床
一言不合就可能哭闹不止
......
相信很多家庭都会遇到孩子有起床气的时候,起床气是孩子矫情、不懂事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到底什么是起床气,为什么孩子会有起床气,以及父母又该如何化解孩子的起床气。
什么是起床气?
起床气是指起床后莫名其妙地生气,或者被人打扰到睡眠后会生闷气,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起床之后的坏脾气。起床气在成人和孩子身上都可能发生,由于孩子对情绪的觉察和控制能力弱于成人,所以发生起床气的频率更高、杀伤力更大。
为什么会有起床气?
起床气并非孩子的矫情病,从生理上讲,起床时体温和血压开始上升,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同时身体处于缺水、饥饿的状态,这些生理信号与人们处于愤怒、焦虑情绪下的生理反应非常接近。当孩子没有完全睡醒、睡够时,孩子的大脑皮层很容易“被欺骗”,一场误会导致孩子的小性子、暴脾气说来就来。
父母如何化解孩子的起床气?
学会以下6点,原本让父母头疼、不知所措的起床气也能轻松化解。
1 早睡,保证充足睡眠
起床气的发生本质上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完全睡醒、睡够。相较于成人,孩子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晚上早一点上床睡觉是让孩子有充足睡眠的重要保障。
相信孩子早睡是无数老母亲的美好愿望和幸福期待,那如何可以实现呢?坚持以下2大原则:
①让孩子白天有足够的活动量,充分放电;
②晚上减少强烈丰富的环境刺激,培养规律作息习惯。
2 游戏唤醒,好心情迎接新一天
早上在叫孩子起床时,父母可以拿着宝贝平时最喜欢的玩具/玩偶放在床上,并模仿玩偶/玩具的声音来唤醒孩子。如,“早上好,我是你的好朋友小鸡球球,天亮了,起床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哼哼(模范小猪佩奇的叫声),我是佩奇,乔治起床去哪里玩了?哦,原来调皮的乔治躲到柜子里了。XX(宝宝的名字)又去哪了呢?咦,这里有座小山,是藏在山洞里了吗?”
同时,和孩子一块玩游戏既可以让宝贝快速清醒,还能让孩子用愉快的心情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3 用肢体语言渐渐唤醒
父母们不要幻想着一两句“宝贝,起床啦”就能唤醒睡梦中的孩子,此时父母不妨借用肢体语言来一点点唤醒孩子。
比如,先用手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小脚丫,轻轻地说“太阳出来了,晒到了宝宝的小脚丫上,妈妈用手摸一摸,滑滑的、暖暖的,还有一点点痒。”伴随着抚摸,孩子会挪动下手脚、翻下身。接着,父母可以继续抚触孩子的腿、胳膊、肚皮、鼻尖,边抚摸边和宝宝说话,直到孩子大脑清醒、情绪平静下来。
4 用歌曲或童谣唤醒
早起的时候,可以选择放一首舒缓的音乐或童谣。起初声音不要太大,等过了一会儿再逐渐地调大音量。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选择一首歌曲或童谣作为起床曲,逐渐培养起“闻曲起床”的习惯。
5 光线和温度唤醒法
缓缓地拉开房间的窗帘,让明媚的阳光渐渐照进来。当孩子的身体感知到光线的变化,大脑会自然地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逐渐地从深睡状态过渡到浅睡,进而让大脑一点点清醒过来。
现在已经立冬,温度也在一天天降低,被窝里的温暖和被窝外的寒冷越来越形成鲜明对比。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寒冷,而躲在温暖的被窝里不愿意起床,这时候父母不妨在唤醒孩子起床时提前打开空调,控制好温度,让宝贝轻松地从被窝里钻出来。
6 让起床成为一种期待
低幼的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容易对一件事情产生厌倦,比如日复一日的起床,妈妈一次一次的“起床啦”。这时候父母不妨花点小心思,让起床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比如,圣诞老人说明天早上7点他会在客厅的抽屉里投递一个神秘礼物;睡前故事留一个疑问,等待第二天早上揭晓答案。
最后,家庭是一个磁场,父母和孩子的情绪会相互影响。为人父母的我们要放轻松,不随意把孩子的赖床、起床气上升到做事拖拖拉、不懂事、矫情上,其实低幼孩子赖床或者有起床气本质上是因为没睡够或者脑袋还没完全清醒。父母可以借用以上方法,有效避免孩子的起床气。同时,当孩子有“起床气”时,父母保持平和与接纳的态度,做好孩子情绪的容器,陪伴他们渐渐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