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是怎样飞上天的》是作家徐则臣的一篇短篇小说。这是一篇关于关注孩子成长的小说,读过之后带给人一种难以抹去的忧伤,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小说讲述了我和小艾成长的故事。
鸭子是怎样飞上天的?鸭子怎么会飞上天?这题目就很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探求背后的原因。
说鸭子能飞上天的是30多岁的光棍汉年午,他说鸭子就像天鹅一样,自己扯掉羽毛,甚至扯出鲜血和皮肉,就能长出新的羽毛,就能飞上天。
小艾是城里的女孩,她常来外公外婆家。她爸爸去世得早,妈妈给她找了继父,还生了一个三岁的弟弟 ,小艾成了家里多余的人。她不叫妈妈,不叫爸爸,不叫弟弟,只把外公外婆当成亲人,心里话宁可和一匹枣红马诉说。
我和小艾经常在一起放鸭子,那是让我们感到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起偷西瓜,一个放哨,一个去偷,一起爬到树上摘桑葚吃。我们一起读过学前班,看到小艾遭到欺负,我保护了小艾,我俩之间产生了深深的友情。
可我放的鸭子一天天地减少,年午说,鸭子飞上了天。年午经常打野鸭,然后给妈妈送来炖了吃,那味道非常香。我不喜欢年午,但喜欢吃鸭子。
小艾回城里上了小学一年级,一天她突然来找我。原来她不叫爸爸妈妈,那个男人很生气,妈妈赌气地说,如果再不喊爸爸妈妈,就不让她回家。她自己一个人顺着公路走向外婆家,到了岔路口,她不知道怎么走,后来路上遇到了好心人,才找到在河边放鸭子的我。
我背着小艾赶鸭子回家,邀请小艾我家吃鸭肉。年午也来了,妈妈让我叫他爸爸,我和小艾都愣了,小艾吐了一地,文章结束。
这篇小说刻画了两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内心的忧伤和无奈。生活的苦痛谁都要承受,而孩子的承受力毕竟有限,他们不是一件新衣服,几块糖果,好吃的鸭肉,就能让他们平复内心的伤痛,而是需要亲人发自心底的关爱。
六七岁的小孩不叫妈是什么感受?文中的彩蝶就是这样的妈妈。试想如果彩蝶对小艾好一些,她怎么会不叫妈妈,而继父只会恐吓她,连弟弟也说他赖在家里怎么不走?
鸭子飞上天需要拔毛,扯出血肉,这是鸭子飞上天必须要承受的痛,孩子失去父爱已经让他们伤痕累累,就不要让他们像鸭子那样,带着满身伤痕去长大。
在生活中,有多少因为父母一方的离世或离异,家庭重组,给孩子带来内心的创伤,原生家庭的痛,可能要用一生平复。
而我长大以后也终将会明白,那些丢失的鸭子可能是年午用火铳打死的,飞上天的鸭子迟早会死亡。
爱是治愈内心的一剂良药。这部小说值得为人父母者深思。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愿他们能感受到的是关爱,而非亲人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