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是什么?
按自己的节奏来,做自己,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2、事件是什么?
6月29日的陈老师与老学员见面会我参于了1个半小时,对,我晚去了1个半小时(按自己的节奏,不在乎规定时间),正好赶上可能是提问交流的环节。快结束时,我看同修没有问题了,我就提了个无关痛痒的问题,我能觉察到自己的进步,能接纳的东西更广了,此后呢?该发生什么?我自己常常对大部分事物都是无所谓的,没有观念没有概念没有判断。那么目标呢?计划呢?我就是每天爬楼看看大家的觉察日记,陶冶下情操。那现在这个状态(分离的灵魂)就让它如此,还是应该做点什么迎接下一个状态(真诚的灵魂)
其实,我对所提问题也无所谓。(问题本身就上头了,不是临在的问题)
老师可能也对我缥缈的描述不甚了解,但我听懂老师的回答了。比如说,群里的聊天内容,我大部分时候是不看的,偶尔需要陶冶情操,爬到上次阅读截止,截图的那篇觉察日记,继续往下读,按自己的节奏来。
并且,我不怎么喜欢看大家的讨论,只喜欢自顾自地看看觉察日记。我也不喜欢看当前的内容,就喜欢爬楼。例如前两天看到群里好像因为田均平发的日记炸开锅了,我有点好奇,但爬楼的动力大于浏览、参与当天的日记和讨论。
老师说,按自己的节奏来,是活在自己理想的世界中,不看当天的日记是不在乎当下真实发生的生活。
3、即时反应是什么?
我认同。但闷圈。
而且我发日记,从来都不在乎别人看没看,给予什么评价。相反,别人给我评价或@我,我会有心理负担,还得礼貌地回复。大部分时候,没什么涟漪,我都懒得回复。
从行为层面上认同老师。
4、此刻身体的感觉如何?
舒适。但缥缈。
5、内在对话是什么?
对话一
按自己的节奏来,也有讲究啊?
我此前一直认同的,“按自己的节奏来”,原来是我的模式。只不过大部分人求认同做不到,我这个行为就变成了别人羡慕的模式,我也以为是好事,是做自我。
自己的节奏真的对别人有影响吗?
按自己的节奏来,是坏事吗?
对话二
活在自己的节奏里,和当下的现实世界,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真的有定论吗?
我的世界不尽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也不尽是真实的,边界都是模糊的。既然我的世界边界都是模糊的,那其实并不存在一个边界清晰的“我的世界”,更不存在边界清晰的“规则”、“约束”、“自由”,“完整”,更别提大家常说的好坏、对错了。
不过,我的世界确实不是当下的世界,我对当下发生的生活,似乎总是有点“缥缈”的感觉。
对话三
我只是入了个门,这趟旅途且深呢。但是我接纳当下的肤浅,和接纳带来的愉悦。此前我做自己有时会分裂,现在做自己会自在。
老师不明白我的意思,我觉得当下的状态是不错的,但也不会超过95%,总觉得还有更多可以深入挖掘的。永远都可以再深入。永远都不能达到极致。
6、内在感受是什么?
闷圈。做自己,对别人来说是好事,对我来说,或许是坏事?
有点抵触。
7、自己内在什么情绪伤痛(情绪钩子)被触动?(需要临在中去经验和表达)
钩子一
偶尔有人会反馈说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会不爱听。听到这句话,我就启动防御机制,觉得后面的内容一定是负面的,后面的内容一定是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影响或者伤害到其他人。我承认自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我不承认我会影响或者伤害到其他人。
我不接受我伤害他人。
我觉得自己伤害的和被伤害的,只有自己。
受伤害的永远是我。即使身边关爱我的人看到我受伤会担心也会间接受伤,但我认为他们的伤是自己的事,不用关爱我不就好了。
钩子二
别人说我单纯,太过于相信,把人性想得美好。然后会讲一些推理、例子。尤其听到甲怀疑乙时,我不太接受。
我觉得是他们太理性,把人把事情想复杂。我不想听。我不喜欢他们怀疑别人。我也不想做他们那样“度君子之腹”的“小人”。
保持纯真不是挺好的吗?
8、发现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
钩子一
如果是那样,那我的伤不也是自己的事吗,我不用在乎、纠结、纠缠和他人的关系,不就好了。
4号是不是天生带着受害者模式烙印。即使我后来走到孤绝者,受害者,苦情这些玩意也不能就甩掉的。
渴望做自己,按自己的节奏行事,或许会太过渴望自我,而看不到对他人的影响也尚未可知。但执着于做自己,一定会有一些真相自己忽略了。这种执着深入骨髓,模式启动快得自己无法觉察到,所以会迅速做出那个可以做自己的选择,而舍弃对他人的影响不自知。
钩子二
难道真实的就是人性不美好,事情本复杂吗?
难道对方真的欺骗我了吗?
是不是那些怀疑被欺骗的人被骗过,所以他们谨慎。
9、临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是什么?
真想一
模式快速创造的理想世界(并非大家常说的那么天马行空的想象),我觉得已经比较接地气了,难道还是有点飘吗?
模式就是赶不走的小强。不过可以更敞开地思考一切。
真相二
人性也有善恶两面。就好像每个人有阳光面阴影面一样。或许是我不愿意接受人性恶的一面,我不愿意接受一切不美好的真相。
我留着眼泪看到的也是你曾经的好。
我反感6号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此。他们怀疑,而我一直相信真诚。他们想得多,而我靠心的感觉,即使想去思考也思考不出啥来。
真相三
总有缺失感,现状不错,也知足。但内心总觉得还有更好的状态。没有什么问题,还总要制造一个问题,如此,才能有升华。
10、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是什么?
选择一
接受不按自己的节奏,给自己定制节奏时可以有觉察,例如非要从头做起,非要有始有终,非要遵循过去-现在-未来的顺序。
选择二
接受别人分析人性之恶,别人怀疑被欺骗,试着去倾听别人讲道理。接纳6号。
选择三
更投入得感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