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喝茶时顺手取过来巳亥年的老皇历看。街道上年前小贩销售的历书多半是私人粗制滥造的,每本一块钱就可买到,里边的错别字很多,就连封面上也印上错别字,不过内容方面可以作个大概的参考。
这本历书的主要内容是:公历、农历的日子和天干地支的对应,节气、五行和时辰的对应,每一天的二十八宿、十二日建、九星八卦方位循环归属等。看起来简单,要懂得并非易事,多数人只不过看看罢了。
普通人关注的内容中“四人分饼”“五牛耕田”“八龙治水”“九日得辛”等。如像“四人分饼”通俗的说法是预示着当年庄稼歉收。四个人分吃一片饼子肯定不如一个人吃一片饼子的饱。“八龙治水”预示有旱情,因为八条龙执行任务会推诿扯皮,不像一条龙治水那样的债无旁贷。至于“九日得辛”指的是庄稼每九天就上一次面,也就是说庄稼生长过程中每九天在一定程度上向成熟过渡一次。
“甲子丰年丙子旱,戊子蝗虫庚子散,唯有壬子水滔滔,只在正月上旬看。”“五子断岁事”等内容在简略的历书中没有收录。
老一辈的庄稼人通常每年会收拾一本历书,了解节令什么的。如今既就是务农的人多数的对历书基本不看了,想知道节气与旬头从手机上一调就显示出来。
农村的老百姓大年初一早晨身着新装,拖儿带女,赶着牲畜集中到村头宽展的地方迎喜神,是传统的活动。有本历书就可以了解当日的喜神方位。
原先老百姓如果没备历书只好向阴阳先生询问喜神和财神等所属的方位。
其实喜神和财神等善神每天都循环在一定的方位上,很有规律。知道歌诀的人会推算出来。如像喜神方位的歌诀是“甲己寅卯喜,乙庚壬戍强,丙辛申酉上,戊癸巳亥良,丁壬午未好,此是喜神方。”
唐朝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是一本分四季按月列举农家应做事项的月令式农家杂录,可谓是农民的“实用全书”。再就是明朝邝璠所著的《便民图纂》,是农政全书的一部分精髓。
坦人喝茶时再无干事就玩味历书并回想早些年浏览过的有关农业与时令的书藉内容。外甥便来看望他们老两口了。
外甥是腊月三十从银川赶到父母家的,拜望奶奶和父母后按正月初二一定得返回去,因此正月初一便到坦人家,她的父母也一同到坦人家和坦人拉家常。
外甥来不多时北平和北军也到坦人家。
北平和北军兄弟是坦人孩子的朋友,幼年同住在一个村子里,在同一所小学里念书,学校一放假他们做伴拾柴火,掏麻雀玩。成家立业后长年在外工作,如今各自在城市安家,孩子已经考入大学。
北平和北军由于初二得到兰州的单位值班,下午的五点左右和坦人的外甥一起告辞了。
人常说日子难过年好过。如今在国家富民政策的引导下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天天在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