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英雄梦,古话有“时势造英雄”,更有“乱世出英雄”,于是“败军之际、危难之间”往往成为英雄辈出有志之士施展抱负的时机,春秋有击退晋、燕入侵之军的田穰苴,晋有“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的谢安,明有阻止南迁组织北京保卫战的于谦,清有六十五岁高龄收复新疆的左宗棠。这些人往往在危难时刻担当重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建功立业美名远扬。然而在这表面的殊荣之下,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苦楚。
受命前的孤寂坚忍
受命于危难之间,既给了受命人功成名就的契机,也默认其在这之前的辛酸湮没,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碰到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受得了这些苦难的人,才有资格承担大任。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闻,没有十年寒窗苦读,又如何一朝成名?人们常常只看到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荣誉,看不到这之前十年寒窗的孤寂清苦,多年蛰居的坚忍不屈。“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花的成功尚且如此,人何以堪?谁的成功是容易的呢?没有多年的磨练蜕变,哪有一朝腾飞的辉煌?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要十年磨一剑,更要能把冷板凳坐穿,这是一段炼金期,能抵得了千锤百炼烈火焚烧,才能修得旷世奇才浑身是胆,搏一个千古留名。所以,才能比危难更重要,没有实力,受命于危难之间又如何?人必须有真正的济世之能,才能于危难之间显身手,才能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欲擒故纵与卸磨杀驴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当寻常人士芸芸众生“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挤破脑袋熬得“头白功名纸半张”时,有一种人冷眼旁观洞若观火,对一般领导层嗤之以鼻,平常工作不屑一顾,不肯轻易为人驱使,为五斗米折腰,而实际上想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如三国乱世群贤纷纷择主而侍,孔明先生却需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咸丰皇帝亮出加封两江总督的高官,才能请动曾国藩带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贺长龄曾勉励左宗棠:“如今天下十分缺乏真正的人才,你以后千万不要随便找个小官职去干,这样会委屈了你自己的才气,要耐心等待,干能发挥你才能的大事业。”“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要这样欲擒故纵经风沐雨,方能显出他们的才能。
然而,谢安淝水一战功盖千秋却避祸隐居没有封赏,于谦两袖清风忠心卫国却被冠以谋逆罪杀害,袁崇焕临危受命奋死护边惨遭凌迟处死。究其因不外乎功劳太大,功高震主,临危受命也常常等同于玩火,事后难免不被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人才选拔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
晏子二桃杀三士,才给了田穰苴出头机会;谢安四十余岁才东山再起;左宗棠屡试不第,已过不惑之年直到太平天国运动才被重用。出名要赶早,可受命于危难之间的人往往“大器晚成”,从一定程度上而言,都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造成的。
我国古代在汉朝以前没有形成完整的人才选拔制度,两汉时期实行察举制,汉末和两晋南北朝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直到隋唐时期才实行科举制度。中国的文化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相当倚重考试,所以科举制度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但这仍阻挡不了人才选拔机制的各种暗规则,比如任人唯亲、卖官鬻爵、以貌取人、以言取人、以偏概全等。
“中兴以人才为本”,得人者昌,失贤者亡。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强盛,一个完善的、公平竞争的选拔机制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好的机制,人才流失现象就会比较严重。等到危难时刻无人可用才幡然醒悟,即使幸得人才免于危亡,却也要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不若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使得人尽其才物尽所用,宁愿世间太平,英雄永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