玮莲
丰子恺先生在《缘缘堂随笔》里称童年是他的黄金时代,回忆的笔触里融进了家国情怀,融进了佛教思想,先生师从弘一大师,追随敬仰大师,悲天悯人,一生忠于自我,创造自我,以文以画影响他人,回馈社会,丰子恺先生的一生都是黄金时代。
因这黄金时代一词,想到许鞍华执导的电影《黄金时代》。《黄金时代》在首映是2014年的"十月一"期间,读大学的儿子说不回家,却不声不响地给我们网上订了两张电影票,托了回昌邑过节的同学取了,给我们送家里,看到儿子的同学总是格外高兴、亲近,站在儿子同学对面,忽然觉得孩子真的长大了。还有母亲节,儿子也是托了同学来送的百合花,不听话的泪奇眶而出,这孩子一把就把我揽在了怀里,他理解了我对儿子的思念……
电影结束,已是夜里十点多了,从电影院里出来,很少的几个看电影的人已急急开车离去了,拥挤喧嚣的街市出奇地静谧、空旷,隐隐着路灯光,高远的夜空繁星闪烁。我执意在街上走走,感受一下深夜无人的街市,天地间万物安静的样子,现实安稳里颠簸着萧红的影子,这个忠实于自己一生的女人,幸还是不幸。人生所谓的黄金时代,并不是锦衣玉食,花天酒地,而是为自己的选择披荆斩棘,跌进泥潭而勇于爬起来继续前行,直至生命终止……
很少在这个点漫步街上,安静的街市真好,眠在夜里的一切,高贵的,光鲜的,卑微的,丑陋的,龌龊的……,愿梦中一切都是干净美好的。我一会漫步,一会小跑着追某一颗星,他在后面不做声,尽我一个人悲伤着萧红,欢喜着夜街……
一个人的黄金时代,不在年龄,不在寿命,不在功名利禄,只在你是否认真为生命活过,在于你吃得了疾苦,懂得了苦所带给你的感悟,在苦难中挺过去,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可以过成黄金时代。人生的苦难皆是修行,懂得什么叫不幸,然后满怀慈悲的眼光,方懂得活着的意义,谁说这不是黄金时代呢?
电影从许鞍华、演员汤唯到萧红她们作为女人,都创造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许鞍华一直未婚,她却以细腻的情感拍出了一部部平凡女人中的不平凡,一系列银幕形象的背后是对自我的忠诚。汤唯曾一度传言被封杀,伦敦街头卖艺为生、说一口标准英式英语等等,真假难辨,但是多年来从她选择和演绎的角色看,她确实有灵气和才华,并且对自己的认识很清晰,追随着自己的内心。
三十年代,民气刚刚开放,青年自我觉醒。萧红,一个民国女子,经历了逃婚、未婚先孕、生子后被弃、母子分离、幼子夭亡、颠沛流离、与四个男人发生情感纠葛,这只是她人生的一部分,真正贯穿她生命的主旋律——是以写作为武器,唤醒更多人的自我觉醒意识。她一生如同动荡尘埃,从未停歇,直到最终客死异乡,她几乎经历了那个时代的女性不敢想象的所有事情。她如果不是病着就好了,抗过那所有的劫难……白眼又算得了什么,续完那部“红楼”……
她的文字、她的感情生活和她坎坷的命运,本身就比一部电影还要精彩跌宕。王安忆曾说,“有故事有才华的女人很多,萧红之所以能被历史记住,是因为她把自己的热情转化为更巨大的东西,去影响他人。”或许上天给她苦难,并让她过早离去,留下才华,在于惊醒世人……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没有战乱,没有饥荒,开放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富裕,我们生活的空气里充斥着房子、票子和车子,追求奢靡的生活,猖狂跋扈,欺强凌弱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混混,各种借贷弥漫在我们周围,支付宝随便找几个微友就能胡弄到一笔借贷,股市随便找个电话号码就能开户,敢情这是进入了全民搞事都给机会时代?真是服了这帮子制定规则的人……引诱着涉世不深的孩子,因透支的信用卡,因孩子高利贷缠身的父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更多的人打着爱国的旗号维护着他仅有的尊严,不容许他人说这个社会的漏洞,我们身处的还是黄金时代吗?我们生活的氛围更开放,机遇更多元化,但做到忠于自我的有几人,喧嚣浮躁,金钱欲望,把人腐蚀的似股股浊流,在洪流中同化淹没。
做自我需要很大勇气,追求自我的道路有很多障碍。大部分人选择顺从,选择一条好走一点的路,太多的子女服从家长的安排,吃老喝老,看似安稳确是危机四伏,影响着下一代的养育。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真正的黄金时代,只能靠自己强大的内心和清醒的意识去争取,不论年龄,不论年代,靠自己的内心和信仰。
社会的黄金时代该是健全的体制,人人守规则,充满人文关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