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我去农村看了姑妈。也看到了20多年未见的老丫姐---长我一岁的表姐。对于表姐我还是儿时的记忆。我们俩长得极其相似,7,8岁的时候我们俩拍过一张黑白照片,别人都以为是双胞胎。
小时候,每到放假,我便去姑妈家和老丫姐一起在广袤得田野间疯跑打闹。但这只是老丫姐闲暇的放松时刻。更多的是老丫姐在田间的劳作。那一手干脆利落的农家活,看得我眼花缭乱头皮发麻,别说那苞米闪电般的被老丫姐咔咔咔收入筐中,就连劳作的时间--正当中午烈日炎炎我都不敢恭维。有一次我心生好奇,大中午的不顾姑妈的劝阻,坐上马车就跟他们去了苞米地,像模像样的想来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作为,哪曾想,大中午的苞米地里热得像蒸笼一样,喘不上气儿来,没一会儿,我便呼吸困难浑身无力,吓得姑妈赶紧让表哥把我送回了家。迷迷糊糊中,我在想:她们怎么没事?直到现在,我都畏惧那令人窒息的苞米地,也一直费解老丫姐她们是如何在里面呼吸和劳作的。
老丫姐小学没毕业,一直帮家里做着农活。在我还没有大学毕业的时候,老丫姐就嫁人了。老丫姐勤劳能干善良清秀所以介绍人可谓络绎不绝。最终选择了异地的同样勤劳能干的小姐夫。身高不高,但过日子精细能干会抓钱。这在农村是一等一的好人家了。果不其然,婚后两人真是齐心协力奔小康,租了很多很多地,农忙时,昼夜不停地侍弄庄稼,浇水除草洒农药,在地里住在地里吃,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甚至怀孕前一个月还在地里劳作。辛勤的付出肯定会有回报,两人的财富一年一年的积累,在村中数一数二。也成了亲戚当中的财富佼佼者。
在他们意识里有了钱,当然想要儿子来继承,于是第一胎女儿之后,果断要了第二胎,可没如二人所愿,又是一个女儿。于是一鼓作气来了第三胎,仍然是个女儿。正在大家议论纷纷时,两人决定不要了,以三朵金花闭幕。
你以为后续就是老丫姐如大多数人平凡的一生了吗?错了,这也是我佩服老丫姐的地方之一,她把三个孩子依次送到了市里读书,接,送,一如当年在地里劳作一样,不嫌苦不嫌累,最终把三个孩子都送到了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好大学,但这已经超越了所有同村人的意识和远见。
如今再见,老丫姐和我在容貌上相比,宛若隔代人。对我也有些生疏感。直到提起那张小时候的照片,才在老丫姐的眼光中捕捉到了一丝闪亮的光。但我不知道这光来源于哪里。在大家七嘴八舌的闲聊中,我赞美老丫姐勤劳所积累的财富,是这些兄弟姐妹所不能及的,赞美她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的先见之明,赞美老丫姐对姑妈的孝顺……在赞美中,老丫姐逐渐话多了起来,话语中也有对兄弟姐妹的贬低之意……
回家的路上,我和自家哥哥姐姐一起预估了老丫姐家的经济实力,预估的令人咂舌。姐姐说真让人羡慕啊。羡慕?还是不羡慕呢?我有点茫然了。一串数字而已,有什么用呢?哈哈这样说有没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真的没有。看着老丫姐的一脸沧桑的容颜,一身据说若有若无的病痛,半生没有走出村庄的脚步,对于她来说,只赚不花的意义在哪里呢?幸亏有了这三个在大学里读书的小金花们,不然此生来过的都在银行了……
经济实力得有,但不能为了钱财而透支了健康,不能忽略了生活质量,人生短短,努力是对,但别忽略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