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逐渐在养一个习惯了,别人在超市买菜,我却固定到超市看书,书有点厚,捡来的,或许它也是知道的,书上的内容也没来由的少,之言片段,却是张爱玲的很多故事都有。
昨日上班到家一如既往的躺平,一如既往的在近八点时坐卧难安,仿佛脚上带了轮子,屁股上长了尖钉,身体就想迫不及待的出门。其实天气不好,卖东西的早和我说晚上九点就有雨,我还是带上伞出门了,仿佛与作家张爱玲有约,约了一个文学沙龙。
不由得想起来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她那天会备好美味的简单茶点,是一种文学盛宴,又是一种文化荟萃。例如哲学家金岳霖,诗人徐志摩,作家沈从文,经济学家,物理学家,好一个自由开放的会所。晚上我的赴约,是热闹的,超市里的人来人往,我却安安静静的躲在一个靠墙的角落里静静地看书,发困,醒来迷迷糊糊再看几页,好似怕错过什么。
错过什么呢,昨晚我就被震惊到了,第二炉香的罗杰,那个在前天晚上还在极度担心他的新娘子能否真的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忐忑的可爱的人儿,今晚却跟着张爱玲的第二炉香泯灭了,燃灭了。
我吓醒了,从醒来的恍惚一下子到真的清醒,前晚我也还敢刚刚喜欢上了这个男主人公罗杰,昨晚他就和我们全体说再见了,可惜,可怜,可叹,可悲,可狠······
那个捧在手心怕碰了,放在嘴里怕化了的他那么喜欢的单纯又简单的新娘,就在他无比期待的结婚的那一天,亲手毁灭了他。是她吗,不是!那是谁?
本来罗杰是想逃走的呀,他有更好的出路的呀,可是他却选择了一条无处可逃的路径,我看到了张爱玲的那一炉香,香气还四溢着,香如故,可人呢,如灰灭。
于是我憎恨那灶台上的炉火了,可是那一炉火不是早灭了吗,早在20世纪40年代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时就灭了吗?可是我看着书,超市里的嘈嘈杂杂都在我眼前幻灭了,出现的只有罗杰走到灶台前,放壶,开煤气,烧水。水热,蒸汽热着他的脸儿流了一脸的水,好像就定格在那里,那里我与张爱玲小说里的人物就停止了,就停止了吧!
我还是醒着的,如罗杰看到炉火里的火苗燃烧,燃烧着慢慢地伸出魔抓,慢慢地张开了獠牙。哎,我的罗杰,走过去,静静地走过去,没有了走回来的慌乱,却有了那个愫细离世姐夫的从容和淡定。是魔爪呀,罗杰,不要去,咱不去;是獠牙呀,罗杰,不要去,请不要去。
罗杰没有认清楚世上的纯洁不是表面,罗杰没有认清楚危机四伏都是在不是最后呈现的,早该有防范,早该对人性有认知。。
没这世上真只是一张白纸,
还是幻灭的,超市里打样的音乐在我耳边响起来,不知何时,超市里的人都散了好多,人群从熙熙攘攘到了七零八落,可是超市的货架上依然有琳琅满目的货品,瞪大眼睛看着,等待着,是的,什么都在依然继续着。可是,罗杰没了,他退场了,我还没有回来,我突然震惊了,心上一阵的冷,却也无能为力。什么都过去了,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都灭了,我却还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