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樊登讲论语》作者:樊登

伯牛有疾:纯良之人,怎么会生病呢!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是冉耕的字,他也是孔子的学生,以德行著称。伯牛得了很重的病,有学者认为是麻风病,也有人说未必是。总之,他病得很重,孔子来探望他。

“自牖执其手”,“牖”(yǒu)指窗户。孔子没有进屋,伯牛将手从窗子伸出来,孔子拉着他的手,悲不自胜,带着哭腔感叹:哎呀,完了完了,命运真是太无奈了,我将要失去这个学生了。这么好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呀!这么好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呀!

台湾作家李敖和别人发生争执,就引用过这句话,他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意思是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被气死的,我怎么可能生闷气呢?

一个人得什么样的病,有可能跟他的性格有关。现在越来越多的医学证据表明,情绪能够对人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当一个人的情绪总是起伏跌宕,或者习惯将情绪压抑在心中,无法排遣时,人体的癌细胞就更容易生长。李敖引用孔子的话,是想说明以他的心态,是不可能生闷气的。

孔子的这句话,其实是在表达惋惜之情,他说:像我的学生伯牛这样善良纯洁的人,怎么可能得这样的病呢?他不愿接受,不愿相信。

回也不改其乐:快乐是一种奇妙的能力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是对颜回生活的真实写照。颜回过得清贫,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看到颜回的人都觉得,这日子也太苦了吧,简直没法过下去,太惨了,太穷了。但是颜回依然开心,依然喜悦,依然自得其乐。

孔子说,颜回真贤。

孔子曾经对子贡说:我和你都不如颜回。在这点上就有分明,孔子自己并没有像颜回一样过这么苦的日子,他看到自己培养出来的一个学生,在极端穷困潦倒的境遇下,依然能够一心好学,觉得无比欣慰。

在宋朝,学子们想上岳麓书院或者白鹿书院,理学家要对他们进行面试。面试中常常有这样一个问题:分析一下,孰为孔颜之乐?也就是问,孔子跟颜回两个人到底在乐什么。

这个问题直到今天可能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个人觉得,颜回的快乐和孔子的快乐,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法喜充满。

有人读经书,读到某一处,觉得太好了,便雀跃起来。其实他也没得着什么了不得的好处、挣着钱,生活也许还是一样艰苦,但是在顿悟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跟以往不一样了,感到发自心底的喜悦和满足!

孙悟空听他的师父菩提老祖讲经的时候,常常高兴得从座位上跳起来。师父问:你这猢狲,跳什么跳?孙悟空说:听到了一个道理,觉得非常开心。这就叫“法喜充满”。

“法喜充满”是一种求知之乐,是一种出自生命本体的快乐,是一种正念之乐。

这种快乐是由内而外的,不依赖于外物。如果能够拥有这种快乐,我们就会发现,似乎没什么可烦恼的了。想一想,我们过得比颜回可好多了,颜回都能那么快乐,我们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这句话也能够反映出颜回比子贡高级的地方。子贡曾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意思是一个人贫穷但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慢,这状态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比这个更高级的,是“贫而乐,富而好礼”。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一种拧巴的、使劲的状态,要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而像颜回这样,在陋巷也能过得快乐,这才是孔子真正欣赏颜回的地方。

中道而废:不开始努力,怎么能断定自己做不到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我十年前做过培训老师,常在课程结束时引用这句话。

冉求对孔子说:我对您教的知识其实很喜欢,也愿意学,但我天分不高,力不足。我已经尽力了,但还是只能留在原地。

冉求这是在以“力不足”为借口。孔子一句话就洞穿了他的内心,孔子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天,我们常常听到“半途而废”这个词,我觉得这是一个影响很坏的词,它让我们觉得,事情只要不成功,就是毫无意义的。

其实,“半途而废”并不是一个不好的状态,当我们朝着目标前行的时候,即使倒在半道上又如何呢?它说明至少努力了。

孔子认为冉求的这句话很没志气。如果真的“力不足”,至少也是停在半途中,可你却故意止步不前,你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将自己禁锢起来,这叫画地为牢。

冉求与子路做事的态度处于两个极端。子路是“闻斯行诸,唯恐有闻”,行动力很强,听到了就马上去做,不管做得对不对,也不管会到达怎样的程度,先做了再说。冉求则刚好相反,听了老师的话,即便觉得有道理,也会思来想去,踟蹰不前,会找大量的理由让自己放弃。孔子点醒他——你还没开始行动,就说自己“力不足”,把自己限制在原地了。

我对这句话感触很深。很多人对我说:樊老师,你讲的东西太高深了,我们根本做不到。还有人说:樊老师,现实生活没有那么美好,处处都是障碍,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读到博士,而我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我每天为了生存就耗费了所有精力,我怎么可能做到你说的那些。

每到此时,我就想搬出孔子的这句话:“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你还没有去尝试,连第一步都没有走出去,就给自己找了一大堆理由放弃吗?

我推荐过《刻意练习》这本书,这本书破除了我们对天赋的假想。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个人能做到的事,其他人就能做到,只看你愿不愿意去全心投入,付出足够的努力。

孔子的这句话,请所有人谨记于心,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别再给自己找借口。

——看完这篇文章,心里窃喜,我现在的状态能赶上颜回了,虽然清贫孤独但觉得很美好,觉得人间极值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五章 公冶长第五 2023/5/31 发表想法有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不愁没有东山再起!项羽投江,失去最后扳居的机会...
    阳明AI阅读 414评论 0 0
  • 读完本文约需30分钟 各位好,我们今天为大家讲解钱穆先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孔子传》。 熟悉我们的人都知道,孔...
    那个四月阅读 766评论 0 1
  • 各位好,我们今天为大家讲解钱穆先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孔子传》。 熟悉我们的人都知道,孔子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学生的陪伴者阅读 990评论 0 0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62评论 1 16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虽然不算“人话”,但是他对当下的我特别有意义,也特别符合当下我的状态,以前学的...
    小昭2388阅读 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