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12阶段如何通过合理的阅读方式,改学生的“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在阅读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果,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以横向和纵向结合的方式来替换无效俗套理论的模式进行阅读,这是我们的一次尝试,其基本原则是先择书,后读薄,再读厚,入系统。
中国出版商务周报统计,我国2018年出版物超过50万册,即使每周能够阅读两本图书,我们也有大量图书是根本无法阅读的,所以我看书时的第一件事就是择书。
在择书的时候我比较注重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这本书中的序和跋。一般的作品会在其中给读者说明或介绍与该书有关的一些情况,如写书的时代背景,书的起因和目的,引用了哪些材料,参考了哪些著作,告诉读者在阅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而质量较高的文学作品的序或跋,通常都是高度地概括该书所得到的结论,并指出为达到这一结论所使用的方法,告诉读者阅读的重点和应使用的阅读方法。所以序和跋如果写的好,那么这本书就大体可以购买,因为这即使不是一本好书,序和跋的写作也可以提供给我自己或我的学生一个好的写作思路或模板。
第二方面,这本书的出版机构。自唐代刊刻书籍开始,宋书最佳为建本;明书最佳为宗文书堂本;清书最佳为天宁寺本;民国时期最佳为三联书局、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华出版社、岳麓书局、中国翻译出版社等出书机构也是多有精品。虽然这个仅仅在封面占小小的几个字,但却有着极大的作用。因为一家好的出版社不仅书籍装帧精美,排版细致,而且对于书籍的校对更新也是很下功夫的。比如在文史出版方面颇有建树的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基本上每隔数年便会有一次对文本的校对和更新;在《李太白集》中《将进酒》等诗篇也引进了敦煌残本的新名称《惜空尊》和内容。这让我们能够尽可能的接近当下。
选择一本书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开始阅读,也就是读薄。其实读薄的方法很简单。霍金先生曾经提出时间光锥理论,当我们跳出时间光锥会发现,如果掌握横轴上的群像特征和纵轴上的演化规律就可以把万千图书合成一个整体,而读薄的过程就是一个把书本按照横向群体特征和纵向演化规律来进行整理的过程。
比如李白的诗歌情感就其自身来看,拥有着渴望自由放荡不羁和期盼才华得以施展的双重性,在其诗歌中所用字句多有狂放大有天下之大舍我其谁之态。但如果把李白放在横向的群体上来看,我们会发现在这一时期前后的诗人情感特征中都有着这种情态,即便如杜甫诗歌多沉郁顿挫,亦有《望岳》中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人登绝顶我为峰的狂放之态,这就是书中的横向群体特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作家们的思想和情感会有高度的趋同,这种趋同不因地域、种族而改变,这也就让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相隔数万里的普罗塔戈拉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不久后孟子也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样拥有共同观点的言论。
纵向演化规律其实也就是中国说的以史为鉴。如果我们建立一个简单地可循环的历史框架,我们会发现在框架内的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会有着很强的重复性和趋同性。比如我们建立“大分裂 — 短一统 — 大一统”这样一个纵向演变框架,那么我们会发现这几乎囊括了中国大部分的古代历史,如“东周(大分裂)—秦朝(短一统)—汉朝(大一统)”或“魏晋南北朝(大分裂)—隋朝(短一统)—唐朝(大一统)”。而在这个框架下我们会发现,相同位置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品都拥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东周百家争鸣、魏晋建安风骨基本都是我国文化最为活跃发散时期,思想多种多样,文化千奇百种;汉赋唐文诗学韵文瑰丽宏达却都较为专一。
通过这两种方式的整合我们会发现书本就被读薄了,但却被读的更立体了。因为在书中我们对于多数相同内容已经有了基本的把控并且构建成了一个基础模型,对于少数新颖的观点用来对我们的模型进行了新增,这样也就既有效果,又有效率了。通过读薄,让我对于书有了一个较明确的分类和整体性的感悟。
对于读薄后的书籍,千人一面的、人云亦云的以及科普类书籍一般我会束之高阁,或送给学生。而对于观点独到、思维新奇、逻辑严谨的等有闪光点的书籍,我会进行第三次阅读,也就是我所说的读厚。
读厚的过程其实是对比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例如春秋三传中的左传第一篇中《郑伯克段于鄢》仅仅是读薄,我们会理解郑伯大义,武姜顽迂,公子段贪婪。但在形成这些形象之后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郑伯为什么如此孝顺自己的母亲武姜;公子段式的贪婪与愚钝是一直如此还是失败之后;郑伯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消灭公子段等。
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性阅读,于是在同时期的其他文章中,我找到了一些特殊的东西,让我对于史书的春秋笔法更加叹服。在《诗经》中我找到了一篇诗歌《大叔于田》在其中公子段善于田猎,恭敬兄长,不失为一个好弟弟;《史记》的《周本纪》中有记载“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所谓烽火戏诸侯实为申候助犬戎而灭周室,而周本纪中的申候,正是武姜之父这个申候。对比这些史料,你会发现很多我们以为的真实其实真的是史官笔下用春秋笔法给出的真实。
这就是横纵向阅读法,先用序和跋以及出版社作为选择标准;用读薄形成初步印象;用读厚形成具体印象和探究;最终,形成一个自己的阅读体系和构架。
作文:辽宁 沧浪崖云
作图:公子乾
编辑:桑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