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酷爱文学,看了一些文学作品,但我国的文学名著看得很少。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舅舅给了一本湖南作家叶紫短篇小说集《丰收》,尽管篇小说较长,我一气读了三遍。
《丰收》作品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常以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笔触,反映大革命前后洞庭湖畔工农的苦难与抗争。生活气息浓郁,充满炽热的革命精神。反映大革命前后洞庭湖畔工农的苦难与抗争。生活气息浓郁,充满炽热的革命精神,以农民运动及土地革命为背景反映农村阶级斗争尤其是洞庭湖畔农民的生活和斗争。
叶紫小说创作的主题。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真实地反映了20年代末极端尖锐的阶级冲突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残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农民斗争的必然性及其发展的总趋势,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斗争。清晰地反映了农民运动酝酿--兴起--发展--深入的历史过程,达到了"艺术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具体性"的统一。在当时的左翼文坛,"丰收成灾"是一个被作家普遍反映的主题。当时的历史事实是:1930年发生了遍及十六省的大水灾,1932年则获得全国性的大丰收,而国民党政府当局仍向美国进口小麦,造成"谷贱伤民"、"丰收成灾"的反常现象,更遑论豪绅胥吏的压榨、天赋捐税的勒索。这一由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双重压迫,以及商业资本家趁火打劫造成的半殖民地社会的悲剧。吸引了众多左翼作家和进步作家的关注,作家们采用各种各样体裁来表现这一共同关注的题材,小说方面有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三部曲,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夏征农的《禾场上》,蒋牧良的《高定祥》,罗洪的《丰收》等,及吴组缃的农村题材小说多具有这一时代背景。但是叶紫的《丰收》、《火》所反映的情景则比它们更为严峻和逼真。
我读完叶紫的力作《丰收》以后,便看他的简历。叶紫1910年10月14日,生于益阳县天成垸月塘湖村余家垸子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10月5日,叶紫终因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不治而终,年仅29岁。 叶紫的《丰收》创作于1933年——1934年,也就是说叶紫写《丰收》这篇文章时才23岁到24岁之间。年纪轻轻却能够写出如此耐人寻味的成名作实属罕见。
当下社会年轻人,我国的大学生、研究生、教授、学者到处都是,可要写出好的文学作品的又有几人?
我经常在想,假如叶紫能够像萧红一样31岁去世,像鲁迅一样55岁去逝世。叶紫肯定能名垂青史,写更多更好的作品。
不忘历史。
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
2023、11、24日,江西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