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
书籍:《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课题:《我的情绪我做主—父母情绪管理三部曲》
第一部:自我觉察(你那么生气,真的是因为孩子做错了吗?)
当你觉得自己怎么也管理不好情绪,并因此教育不好孩子时,请先停下来想一想:你之所以那么生气,真的是因为孩子做错了吗?还是因为你自己太累了?如果你觉得自己一直处于疲惫、紧绷的状态,不妨先停下来,好好休息与调整一下。
所谓情绪管理,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唤醒,唤醒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情绪,从内心去接纳自己,进而改变自己。当我们知道情绪的源头是自己,就会做出更多的内心与改变,而不是向外索取。
第二部:暂停行动
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建一个积极暂停角,需要注意的是:
1、 选择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先跟他解释积极暂停角的作用:“有时候我们会生气,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来冷静下来。咱们来建一个特殊的地方吧,不是惩罚你的地方,而是一个你喜欢的地方,你在那儿能冷静下来,能感觉更好。通常人们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
2、 然后,可以鼓励孩子给这个地方取一个名字,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布置成他喜欢的样子,这个过程让孩子参与得越多越好。你会发现,孩子会想到很多有创意的名字,比如“热带鱼”“海洋王国”“冷静太空”“月亮船”等。他们也非常愿意动手去布置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3、 使用积极暂停角,可以先从家长自己开始。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主动跟孩子说:“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去积极暂停角待一会儿,我会在那里慢慢冷静下来,然后再跟你好好说话,我一会儿就回来。”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当孩子感觉到积极暂停角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作用,以及带给自己的是更好的“待遇”,他也会去积极地使用。所以,家长可以率先做一个自己的积极暂停角,在使用时,一定要记得告诉孩子:“我一定会回来!”
第三部:表达感受
面对自己强烈的情绪,不要隐忍,也不要爆发,而是清楚而具体的表达你的需求.
“我之所以说你不爱我,是因为我需要你像以前那样对待我,经常陪我聊天,跟我一起做饭,一起收拾屋子。”
“我知道你很累,回到家想无拘无束的放松一下,但是我需要你把鞋子摆好,因为我对家里的整洁很在意。”
“妈妈希望你能先写完作业再去玩,这是我们之前就做好的约定,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吗?”
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效果却千差万别。懂得自己才是情绪的源头,明白情绪的爆发,源于需求没
被满足,清楚怎样具体的表达需求。这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没有纠结,也无须猜测,不用大动肝火,也不会大伤元气。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第一部:觉察自己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但是很多时候,做父母的对孩子持续带来的挑战而情绪失控,他们在商场里对到处乱跑的孩子大声呵斥;他们把吃饭吃得满身都是饭粒的孩子抢过勺子自己去喂;他们会被不收拾玩具的孩子折磨得火冒三丈,最后把玩具统统扔进垃圾桶........通常在这些时候,父母处于放松的状态,就会有足够的耐心去和孩子好好做沟通,所以这些行为都不是问题,但是当父母在此时此刻心里有琐事、压力、烦恼时,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时,情绪的开关就会打开、爆发。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当孩子出现一些挑战的当下,父母应该管理的不是情绪,而是让自己要有所意识与觉察。所以当情绪来临时,我们可以做自我觉察、可以通过三个方法去做自我觉察:
1、 一个手势。美国心理学家与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在研究大脑的结构和思维的产生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拳头模型,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从情绪失控到可控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运作的,这个模型称为“手中大脑”。伸出你的一只手,往手心方向弯曲大拇指,被称为“原始脑”,证明大脑盖子打开了,会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行为,会情绪爆发。当另外四根手指覆盖拇指的时候,被称为“理智脑”,证明大脑盖子是盖住的,这时候,情绪是稳定的、可控的。和孩子去约定这个手势暗号,下次自己发火的时候提醒自己。
2、 一点时间。在忙碌的工作过后,我们可以腾出一点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补充能量,注满自己的爱之杯,这样才有爱给予我们身边的人。
3、 一寸距离。做父母的,要降低对孩子的期待,调整自己的期待值。
第二步:建立积极暂停角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名的“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的反应所组成的。也就是说在生活中90%的事情都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所以,情绪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当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有一种方法让你从不好的情绪里跳出来,叫做“积极暂停角”:
1、 选择积极暂停角。选择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先跟他解释积极暂停角的作用:“我们都会有生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我们去建一个让自己感觉安全的地方吧,这个地方可以让你在生气的时候去这个地方待一会儿会让你感觉更好。”
2、 命名积极暂停角。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给这个暂停角取一个名字。
3、 使用积极暂停角。家长自己先去使用这个积极暂停角,让孩子感觉到它的神奇后,他也会有想法去尝试。
第三步:表达感受
很多时候,当我们情绪爆发的时候,我们通常是直接做出一些行为反应,而忽视了我们的“感受”。表达感受的三步骤:
1、 写出最近体验到的3种负面感受。今天(最近),我感到1......2.....3......比如:昨天我孩子不好好吃饭,我感到焦虑、愤怒、担心。
2、 选择其中后一个感觉,请确定“当我有这样的感觉时,我通常会这样做?”(错误的、不理智的做法)比如:当我感到愤怒时,我通常会大声地命令她“赶紧快点吃呀!”
3、 我更希望有什么样的感觉,做什么会让我感觉更好?”比如:我更希望我当时是平静的,我可以告诉她“我对她健康的担心”还可以问她关于吃饭可以做什么样的约定?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昨天上午,我在做课件,想要当天就完成,然后心里有点焦虑、着急。这时候,老公在我旁边左看看、右看看,打扰我的思绪,看着时间都10点半了,他还没有去买菜,在刷手机。我就大声对他吼:“都几点了?还不去买菜?”等他买菜回来在做饭的时候,看见儿子还没有开始当天打卡任务,这时候本来就焦躁的心情一下子就爆发了,就对着儿子大吼:“一个上去过去了,你一件事情都没有做,你都在干嘛呀?还没有玩够吗?”然后叫他去了房间冷静一下,妹妹这时候不停地去房间和他嘻哈,我又对妹妹大声呵斥:“你没事干嘛?做自己的事情去。”其实,这些行为平时也有发生过,我会去不厌烦地提醒孩子。但是在今天我有要完成课件的压力,看见孩子的这些不如意的行为,我的情绪一下就爆发了,接着后面引发了一系列伤害孩子的行为。其实我这么生气,真的不是孩子做错了,而是自己的状态不好,其实这时候我应该让自己放松一下,或者让自己不必那么急着去完成当天的事情,可以调整一下多花半天的时间去完成。
A2:规划应用
目标:在未来一周之内,利用情绪管理的三部曲:觉察、暂停、表达,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减少因自己情绪失控而做出让家人受伤的行为。
行动:
1、 觉察:和孩子约定下次妈妈情绪失控的时候,用掌中大脑的手势提示妈妈,以及当自己的工作任务繁重的时候,要劳逸结合,还有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
2、 暂停:和孩子一起去建立一个积极暂停角,自己先使用,行大于言,孩子觉得有好处那么自己也会去使用。
4、 表达:在自己情绪将要爆发的时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面对女儿吃饭慢的事情,我可以告诉她“我担心饭菜凉了”还可以问她关于吃饭她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