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我就觉得不伦不类,快乐还需要忍受吗?是不是有点作?
去西藏去新疆旅行算快乐是吧?但你一定听说过“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说道,这种快乐是不是需要忍受?
去年夏天和妻一起自驾去了西藏新疆,2个多月;前年夏天也去了西藏,1个多月。疫情那三年,我们也没停下脚步。茫茫沙漠千里无人区的长途跋涉,少不得风餐露宿,少不得高原反应,少不得无尽的孤寂与孤独......
可妻却说她能忍受,并且很享受这些,她觉得快乐,她说她很快乐。
今年也早该出门避暑去了,去年6月11号就出了门,今年的梅雨却一直淅沥,数着日子看天气预报,预报说还有一个多星期的连阴雨。
于是妻就在家里烦躁,失眠,出汗,更年期那种一把一把地出汗,开着空调也不济于事。她说这些年只要一出门,更年期的症状就消失了,起码感觉轻了许多,夏天在外地避暑是,冬天在外地过冬也是。
我说,你这不是更年期综合症,你这是四处流浪综合症。
快进7月了,7月7号小暑,出梅,7月11号入伏,按我们多年候鸟的规律,确实早就应该出门了。
退休以后就习惯了这种颠沛流离。回到家里呆久了,我也会焦灼不安,感觉怪诞地恐慌。飘泊在外,居无定所,在车上那种不断晃动和起伏的颠簸,异域他乡在眼中的新奇,觉得才是正常的。
许多人对我们这种受难式的旅行感觉茫然,说我们自虐,说我们自讨苦吃。他们说在家多好啊,“一辈子不出门是个福人”,在家帮忙带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不好吗?在家搓个小麻节省点开销不好吗?再弄个第二职业补贴家用不好吗?年过花甲的他们退而不休,仍习惯于打拼与命运搏斗,他们对旅行旅居这档子我们认为快乐的感觉,是那样骇然和莫名其妙。
邻居老刘退休了,托人谋了份工地监理的工作,烈日暴晒中风了,找东家扯皮赔偿了几万,至今仍行走蹒跚。用生命换来了这几万,我不知道现在的老刘快不快乐。
楼下的老赵68岁了,仍壮心不已,到处应聘去当保安。闲聊时我问他,退休费不够用吗?他说不做点事闲的慌。他还说如果有我这么年轻就好了,六十岁应聘保安就容易多了,晚上值通宵也不会感到这么累。我哑然,我不知道用健康换来的这几两碎银,于老赵的快乐是否值得。
其实他们的家境都不错,论经济条件比我强多了。只能说,他们寻找快乐的方式和我不同。但他们说,他们不快乐。
他们顽固地认为自己一辈子就是个劳碌命,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就习惯了悲哀和苦痛,习惯了叹息和哀怨,甚至觉得只有在凄惨灰色的氛围里,才有变态的安全感。他们丧失了宁静地承接快乐的本能。
很多人不敢接受快乐的原因,是觉得自己不配快乐。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逻辑。快乐是属于谁的呢?难道不是像我们的手指和眉毛一样,是属于我们自身的吗?为什么让快乐像一个无人认领的孤儿,在路口徘徊?
有个朋友,顽固的胃病折磨了他好多年了,求医问药花费甚巨也不见好,记得多年前我也曾有过相似的症状,肚子常常彻夜轻痛让人坐卧难安,吃药禁食也不起作用,后来我主动申请调离了那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岗位,胃病竟然悄悄地痊愈了。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也可是因为工作环境。我想跟这个朋友说说我的经历,但想想还是不说的好。我知道,对于放下对于快乐的理解,人所不同。
快乐本身是温暖和适意的,是欢畅和光亮的,是柔润和清澈的,同时也是激烈和富有冲击力的。
快乐是身心的舒适和松弛,快乐是一种和谐和宁静。快乐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流浪,快乐是一种淋漓尽致的我行我素,快乐是一种两情相依,快乐是一种生死无言。
去年冬天爆发的那拨羊,带走了不少熟悉的同龄人。唏嘘过后,我更坚定了我的忍受,这种对于快乐的忍受。“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对于出门的难,是要克服的,是要忍受的,但我们享受这个过程。
说相声有个口头禅,“没事偷着乐”,既然快乐还要偷着,还要忍受,那我还是换个题目,就叫享受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