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礼拜前,室友就跟我说,想去看美国新出的一部文艺电影《绿皮车》。其实我看电影也只是近一年工作了会多些。对于美国大片,很多朋友倒是十分热衷的。而我看电影,喜欢温情些的体验,速度、激情、个人英雄主义,好像又不太是我喜欢的类型。于是,不不太懂那些朋友的心理,仅仅是酷炫、特效竟有如此的魔力?
后来多多少少看了这种类型的片子,整部影片里战争、维护、团结,人物众多的类型看起来热闹又激烈,我却还是没看到心里。有一次竟然在电影院打起了瞌睡。以至于后半段醒来,更加不明白故事情节了。
想来我也许不会喜欢一直出续集的片子了。人物情节太复杂,单看其中一部的话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想想也是,如今短平快的时代,电影太长、续集太多的话,确实给观影人带来一定障碍。但有一些影片,依然有这份自信的话,想必它深信以片段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观众把没有看的部分都补上。因而不对原著做过多删减。
这与我们国内的现状还有些不同。国内的长篇会选择拍电视剧,电视剧收视好的话,会把它压缩成电影,以期有同样好的收视成绩。
但现实是电影的效果相比电视剧还是差了很多。这一点上,兴许我们还是要做反思的。
当然,国内电影还有商业片、文艺片以及在两个极端中间段的电影类别之分,各个类型都有优秀和寡淡的片子出现。
中国也有些演员和导演有着自己对梦想深刻的执着,便是只涉足文艺片。也许是希望有梦想的人,有坚持的人都能收获与之付出尽量对等的收获吧。我期待着,那些人多拍出一些好的片子,毕竟文艺片内容可能更加纯粹,启人深思的东西会多一些。
也许是因为心里头一直有这么个期待,我对鲜少听闻的美国文艺片充满兴趣。《绿皮车》是个什么故事?是火车上发生的那一系列啼笑皆非、悲喜哀乐的故事?想想以火车上发生的故事为线索的,我看过更多的是摄影作品。摄影类书目里,就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怀着对摄影的热爱,在退休之后,乘着中国东西南北的火车,去拍摄火车上的生活。用有故事的照片和观看者的生活阅历共同来讲一个小故事,小情怀。
就连最近某果进口手机,也借用这个概念,通过对一只桶的拍摄,来讲述行旅生活,乡村城市和爱的故事,很是触动人心。
《绿皮车》实际上讲述的却是一个美国底层白人兼职工作者,给一位生活到所谓上层的黑人钢琴家开车带他去美国南部(黑人严重受歧视的地方)演出的故事。二人一路上上演了很多有意思的情节。
黑人钢琴家雪利是受过良好教育有很好休养很体面的上层绅士的样子,喜欢安静,喜欢思考、阅读,遇事讲究道理,重视数据。在众多司机面试者中选择了这位底层白人托尼,即使他们的见面聊得并不愉快。
雪利理性自不必说,宽容大度和对人的信赖让人仰慕。作为一个受歧视群体,他的成长饱经折磨,他想到原谅,想到要更优秀让这个国家的各色人种都看到他们可以把上流社会认为最高雅的事情做得很好。
托尼大概没受过什么教育,说话像当时社会所谓的下等人那般粗鲁,但人心不坏,脑子灵活,在自己内心的道德范围内,获取一些小便宜、小收益。
一个有着提供上等人精神养料的技能却躲不开受歧视的肤色,一个有着骄傲的白皮肤却过着邋遢得过且过的生活,我们大可以发挥想象,雪利对托尼不屑,并且对因肤色受到的歧视而愤恨托尼。托尼也会骄傲于自己高人一等的肤色,一贯地瞧不起黑人。
但故事的真实走向却是温情路线,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内心。
雪利不爱讲话,却纠正着托尼吸烟、占小便宜的坏毛病。托尼很乐天,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很有自己的一套机变的方法。久而久之,雪利看不下去托尼流水账似的给妻子的书信,帮助他措辞。托尼则用自己的机变确保雪利演出的旅程和设备安全。一路摩擦不断,却也幽默不断,一一化解,从而悄无声息地收获了友谊。
像这样,两个身份和能力处在极端的人都能亲密无间地成为朋友,看来,一切外在的东西在人际关系里终究不会是决定因素,内心才是。灵魂同频的人,不论身份地位、境遇差别,遇见后,总能处到一起。(对了,写到最后意识到,电影是叫《绿皮书》:-(:-(:-(,是托尼护送雪利一路以来不被受歧视的酒店路线,也是萦绕牵引故事的一条线索。与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息息相关,但放之很多国家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历史。故而前文《绿皮车》部分并未删除。)(大抵是因为记忆里,绿皮车的记忆和故事,挥之不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