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0探知因果

        P刚来时,出于双方的不了解,大家在面子上还是会客气、礼貌相互问候。可是时间一长,为什么总感觉什么都变了?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越久,似乎就越了解对方——是真的了解吗?互相了解的不过是对方的一方面罢了。

         P还记得第一次和Y去吃饭,那是午餐时间,A让Y中午带P去吃饭,因为A不得空。第一次不知道吃什么Y让P点菜,可这人生地不熟的,咋知道要吃什么呢?于是到了一家餐馆,P问了服务员,从中点了一份招牌菜——鲜虾伊面。还真是不小的一盘,为了避免尴尬,俩人开始聊天,由于不知兴趣爱好,只好问对方国家的饮食、风俗……最后Y付了钱,俩人就回了办公室。由于A比较忙,经常就把P“托”给Y“照顾”了,期间当然也是聊了很多,还聊到了可以在对方国家做点什么生意……

        毕竟在一起工作,P也没想到一呆就是这么久。大家负责的东西有所不同,但却也有交集,这样就难免出现了一些小摩擦。理念不同、做事方式不同,这些都是需要磨合,可P年轻气盛,难懂那么多,她只知道把事情做好了就行,可是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呀,这是需要大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可是,这时候P的做事方式却与此地氛围格格不入。当P提出一些问题时,得到Y的回复最多的就是“他们就是这样子啊。在这里做个在其他地方做对他们来说都一样……”总归一句话就是没救了。那能怎么办?自己做呗。P忙的跟狗似的,却经常可以看到其他人坐在椅子上玩着手机、插着耳线……渐渐的P觉得有些难以融入,话也越来越少了。

         半年过后P发现真没有什么说的了,大家也都这样,也懒得再去让他们做任何事情了。期间还因为工作的事,P和Y在办公室杠上了,所有的人都看着他俩。心结似乎就此结下了,或是P太过敏感,两人可说的话越来越少。P也渐渐退出了原来的那个“小团队”,变成了形式上的一个人——其实一直以来精神上何尝不是一个人。

         即使有些人24小时在一起,看的够清楚了吧,但实际上了解到的还是这个人的一方面而已。你知道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吗?你知道他说出的话那些是负责任的说、哪些只是敷衍了事?即使你知道他看的一本书,你知道他对书的理解到那一层吗?不可能知道的,而且也没有人会全无保留的说出口,能说出口的通常都是经过思考觉得合适的话——对说话人而言。

         这期间缺的是什么?问题究竟在哪里?也许最本质的问题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强行绑架在一起,也会像磁铁的同级一样,内心双方都有一种排斥力。那么,P该如何走下去?除了出卖了的那几个小时,保持着一意孤行,做着一个人就可以做的事,过着一个人就可以过的生活……

        “因”是什么?是大家的观念不同,认知不同。“果”是什么?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即使24小时内有所交集,那也只是貌合神离。人的时间有限,真无需浪费时间在此等事情之上,不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 weka 中的常用分类器,完成数据分类任务。 二、实验内容 了解 weka 中 explo...
    yigoh阅读 8,669评论 5 4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015评论 25 709
  • 便签:第12拆 姓名:周利 辅导导师:向军 R《你为什么总焦虑》第124页 完美主义者对于一切未知有着焦虑,所以他...
    企鹅小贝蓓阅读 207评论 0 0
  •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大雪 刚刚看到武校长在家校合育群里发的9岁男童因弄丢手机被母亲暴打5小时而致死的...
    太阳玥玥阅读 228评论 0 0
  • 倦旅游魂,倚帘幽梦,楚天云阔朦胧。遥山阴翳渡归鸿。江似带,清波绿水,烟袅袅,无数青峰。乡关路、怀思往日,湿润双瞳。...
    刘小地阅读 274评论 16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