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是鳞次栉比的幢幢高楼,是如线不绝的往来车流,是火树银花的霓虹夜景,是熠熠闪光的玻璃幕墙……旧是巍峨雄壮的殿堂庙宇,是绵长雄浑的古城墙,是述说沧桑的古桥与隐隐城堞,是古树掩盖下的灰瓦四合院……有一座城,因这新与旧交织而厚重磅礴,饱经风雨飘摇仍岿然屹立,现今日新月异。有一座城,叫北京。
一次傍晚,我在正阳门周围的快速公交站等车,静立仰视这座高大雄伟的建筑,青灰色的城砖,朱红的圆柱,在落日余晖下更显古韵。头顶天空上一群燕子不知在这里世代繁衍了多少年,仍在盘桓,仿佛在诉说正阳门旧时的辉煌。上车了,正阳门渐渐后退,凝视飞向天际的一只黑色燕子,回到那个灰蒙蒙的黎明……
一位老人悄悄来到城根下,艰难地攀上北京的最后一段城墙,一尺尺、一寸寸地抚摸着城堞上的每一块青砖,老泪纵横,痛不禁声。最后,他咬咬牙,哆哆嗦嗦地搬上一块城砖,沿着曲折的小胡同背回家去。这位老人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建筑师梁思成。他曾把古城墙视作自己的生命,甚至超出自己的生命,泣血陈词,可“旧城唯上”的箴言只得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回绝。
旧时秋季的北京,开阔的平原上,点缀着一座座城楼连绵几十里的高大城墙与长天、白云、红叶、西山交相辉映,更显雄丽多姿。北京旧迹里,古城墙最深入人心,同时又有着睥睨四邻的气魄。
老舍一提古城墙便微笑了:“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积水潭,背后是城墙,……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这些建筑史上的旧日瑰宝,北京的旧日象征,在建国初期迎来了它的血色黄昏。热血沸腾的新时代,片面的追求新发展,北京在成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的同时,一处处遗迹旧址被视为糟粕而彻底消除。不仅是拆除城墙的举动,还有对名人故居的毁坏,古树的滥伐。十六座高大美观的城门,顷刻间几乎灰飞烟灭,仅存“一对半”的正阳门城楼与箭楼和德胜门箭楼孤立着。
这一份追求新发展而一味去旧的决然,在几十年后便出现了弊端。北京越来越现代化,与时俱进,仿佛可以从中找到任何国家繁华都市的影子,而五百年巍巍王城本身的文化底蕴追寻处相比旧日已少之又少。
“城墙上面,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是那年年历尽风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的……古老的城墙正在等候着负起新的任务,以民族文物及自然景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
重读梁思成诗般的文字,重温这童话般的憧憬,涌上的是惋惜与痛心。
而今,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在高速发展新面孔的同时保护古迹的重要性。一处处名人故居被修缮保护,一个个四合院,大杂院,小胡同被维持旧时风貌,甚至一座座古城楼也计划重建。新与旧终于在发展中找到平衡点。
抚去历史的心痛与冷泪,不再重蹈覆辙,让新与旧这两种元素共筑明天的北京,你我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