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本读书笔记《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我虽然读书很多但记不住里面内容,很怀疑我是不是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钟。
如有你有同样的疑惑和困扰,那么这本书也适合你。
第一部分:续篇
一、没空读书?在忙也可以一年读上上百本书
作者举了自己和前苏联大叔柳比歇夫的例子,说明了没时间读书的理由是立不住的脚的,重要的是读书的信心。
二、怎样读书?这10个误区你也困惑吗?
问1:你说自己一年读100本书,怎么做到的?
作者澄清了个概念“怎么样算读完一本书?”不是非得每个字的看过才叫读完一本书。
根据书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因每个人阅读层次和方法不同,不适合盲目去和别人攀比读书数量。
问2:你哪里有时间读那么多书?
首先是个时间管理问题,后续中篇会介绍到怎么利用碎片化时间读书。
其次是态度问题,做喜欢的事情你就会付出足够多的时间。
最后读书环境问题,习惯和态度有了,其他的不足为道了。
问3:你是如何选书的?
四类书:
一曰工具书必不可少
二曰专业书长期精进
三曰视野书拓宽思维
四曰潮流书时代逐流
问4:读书是速度好还是精读好?
因书不同没有好坏
问5:读书是不是开卷有益?
因读书的目的、方法和心态决定的。
问6:能推荐一套经典阅读书单吗?
因适合作者的不一定适合读者,读者要学会自己独立判断,即使选的不好也学到了重要的经验——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问7:别人推荐的经典书籍我看不懂、看不进去怎么办?
这很正常,这需要具备理解的阅历和专业知识积累如哲学经济学。同时读书并不是让一个人获得智慧的唯一法门。
问8:有些书只读没有感觉,怎么办?
实用技能类书籍是需要和实践结合来读的,只是看,收获不了什么。
理论类书也要结合现实来思考,训练批判性思维、建立系统结构性知识框架。
问9:我没有时间读完整本书,订阅经典博客公众号够吗?
那些文章都是碎片化知识点,无法建立系统性思维,这样思考体系必须通过阅读有质量的好书慢慢培养。
问10:你读书时有什么乐趣?
乐趣在于通过不同的渠道分享和输出,结合自身慢慢的摸索和实践。
这10个问题我读书时从来没有想过的,没有思考方向没有思考目的,没有知识体系框架,能记住真的时间怪事,谈别谈应用输出了!
今天分享到这里,明天分享作者读书的10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