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不理解学习的意义,工作之后想学点什么,可又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些什么,所以总是向别人求教,自己到底该学些什么?
于是会有好心人向自己推荐,该看什么书,未来有发展的专业和行业有哪些。不过自己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按着推荐做了两天,就没有兴趣去做了,书读过之后就要忘,自己又进不去有发展的行业,最终自己还是身处迷茫之中。
夜深人静时,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去想,自己每日劳碌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感觉生活过得没有一丝波澜,没有车,没有房,没有感情,不想回家,好像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没有一点意义。
心里想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是自己喜欢什么,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小时候喜欢的玩具,长大后再看到后,发现自己对它已经没有一点兴趣了,可自己又说不出不再感兴趣的原因,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所以自己只能浑浑噩噩的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值得记忆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可怨恨的事情。
可能有些人的情况比我写的更严重,但重点是我们甘心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吗?
我自己是不甘心的,以前盲目的活着,是因为自己身处的成长环境,对活着没有概念,觉得吃饱就可以了。
可随着自己的成长,对外界的深入接触,会发现自己对吃什么都已经无所谓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此刻的自己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喝了,心里更多想的是去做对人生有意义的事情。
阅读禅修内容时,看到一个观点:给心中的觉照种子浇水。这个观点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觉得每天的人生都会处处出现彩虹,即使没有,也可以凭借光盘的反光在墙上制造出来,自己只要看到彩虹的颜色,便会觉得欣喜。
可长大之后发现,自己心中的世界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片沙漠。周围满是沙土,虽然阳光代表着希望,但除了希望,自己的心中都是沙子,完全没有人生方向,似乎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饥渴而亡。甚至有人的心中世界更是暴雨之下的沼泽地,只能不断的沉沦下去,想要活着都已经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放弃吗?我觉得还是不要吧。身处黑暗固然可怕,但我们可以给自己制造出一束光,凭借这道微弱的光线,我们还是可以缓慢前行的。这届冬奥会,日本选手羽生结弦没能登上领奖台,但他却得到了无数人的褒奖,他的新闻热度甚至盖过了夺得冠军的选手。大家为什么这么欣赏他,不就是因为他想要超越自己的精神吗?
所以当自己觉得活的浑浑噩噩时,给自己心里的觉照种子浇水,让自己去觉察自己,感受自己的心情好坏;理解自己,心情好坏的原因无所谓,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多些理解,错误的发生不要都揽在自己身上,要乐观看待问题;关爱自己,心情好坏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心情好的时候,学会享受,心情坏的时候,用自愈去调节。
坚持下去,这粒种子即使只是长出一朵花骨朵,自己的烦恼困扰就会少一点,坚持的时间越长,自己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解脱就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