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壮大地方特色产业,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让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
坚持党建引领,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根基,要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担当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拓宽思路、守正创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场、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定期开展党员教育“微课堂”、主题党日等活动,激发党员参与积极性,推动基层党员在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同时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年轻化,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做好政治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温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群众增收致富。产业兴,则乡村兴、群众富。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牧区特色产业,必须坚持立足本乡、办好自己的事,坚决稳住牧区基本盘,加快推进牧区牲畜品种改良工作。要立足村情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发挥独特优势。发展特色畜牧业、种植业,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多元发展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实现合作共赢。利用冬闲时节,强化专业培训,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富裕宜居乡村。强化落实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坚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精心打造村容村貌,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让乡村的外在美与内涵美和谐统一。传承乡村特色文化,激活有效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民间零散性、多样性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其经济价值,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良性互动,助推农旅融合发展,展现和谐宜居乡村风貌。(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党委条了汗·哈力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