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的伊始,总觉得自己是要干点什么事情的。周末去苏州,感觉自己的眼睛对秀丽的园林已经产生了视觉疲劳。来去的路上,看完了这本书。我就决定,想把自己所有看到过的东西,留下一个不灭的记忆。包括书籍,包括电影,包括人物事,只要感触够深。
一个很普通的题材,一位人到中年的书店老板重新拥抱人生,他的小岛书店让这个岛的居民们都重新拥抱阅读。
在书店琳琅的书籍中,你或许能够轻易地在畅销书的那一栏找到它。“现象级全球畅销书”,封面上这样写着。开始在看完了整本书之后,却觉得很失望。或许就像豆瓣上的有些发言一样,感觉自己被出版商的过度包装所欺骗。
我截取了一部分豆瓣上的评论作为参考,大家的看法好像都不是很好,都觉得抱着很大的期待收获的却是满满的失望。甚至于说出“超级平庸,写苦难不入肉,写心碎不彻骨,写书缘不动人,写推理不迷人”这样的话。
诚然,不能否认的是作者采取了极其平淡的一种叙述方式。书中出现了很多次的死亡事件,但都并没有成为作者所着重刻画的对象。就连最后A.J.费克的死亡都像是一件极其平淡的事情,平淡到你看着看着突然发现,啊原来他已经死了。看似不入肉的苦难,看似不彻骨的心碎,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我在回学校的地铁上读到这段话,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哭泣。我抬头,看着周围的人们,想象中他们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或为A.J,或为阿米莉娅,那样的无助与绝望。然而生活的残酷性在于你没有办法舍弃它。你不可能说我今天真是不开心,让时间的钟跳过这一天吧。你依旧得像你度过的万千岁月那样,每天庸庸碌碌。
护工来把他推走。“我爱你。”她听天由命地耸耸肩,“我想留给你什么更聪明的话,但是我只知道那一句。”
我忍不住重复一遍这段话。我爱你,这是我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悲剧时唯一能够对你说的话。不是心碎不够彻骨,而是因为,支离破碎的心再找不出什么话语能够寄存我的爱。我回想刚开始失去他的时候,这样或许能够想象出几万分之一那样的心痛。瞬时就感觉自己被笼罩在加布瑞埃拉所描述出来的巨大悲伤之中。这样的文字,又怎么能说“写心碎不彻骨”呢?
第二点,我觉得《岛上书店》最值得一读的地方,便是它的目录。由13本书组成的目录,如果你读过这个书单的一半,你大概就能理解我所想要表达的东西了。书架上还有一本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送书的人已经去了远方。全书充满着温情的气息,是那种热爱阅读的人可以产生共鸣的味道。而在《好人难寻》这一章,A.J说了这样的话:
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真是赞同的不能再赞同的一句话。上高中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只是学习,埋头苦读。没有人看书。我以为自己是异类,会因为新书舒服的手感,深邃的内容付出时间与金钱。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自己的浅薄,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与空缺。我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但我至少可以,用阅读来获得一颗温柔的心。如果我遇到你,我想靠近你,我大概会问你:你最喜欢哪本书?
阅读可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本书都像是你交往过的一个女孩,从最初地翻开书页,好奇心驾驭着你探寻文字的每一个角落。到最后合上书页的那一刻,荡气回肠地长舒一口气,你得到了什么只有自己心里明了。每一本小说,都是人物不同的一生。刘亮程在《虚土》中写,生活的方向被一场一场风吹偏,人们在虚土梁上落脚的村庄常常空无一人,人都去了哪里,我自己又去了哪里。我时常也会疑惑,自己度过的十八二十年,给了我物质的或精神的何物?我一遍遍地看书,一遍遍地经历人物的喜怒哀乐,像是自己的悲伤与欢喜。在我经历故事的结尾时,我便会回头来看看自己的生活,这便是文字带给我最大的礼物。
第三,《岛上书店》能给我们的除了文字,还有精神的支撑。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一本鸡汤吗。出版商给这本书的宣传语也意外地切中了当下很多人的痛点,“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我们过几年可能也要踏入社会,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我总能想象出生活的不易与无奈。岛上温暖的文字,加上得天独厚的题材不管在哪一个片段总是能够戳中你的心。
万千读者就有万千个阿姆雷特,以上就是我所看到的《岛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