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贫穷的本质》#两天一本书,七天一书评
励志要财富自由的我,刚看到书名的时候,以为这是一本教人脱贫致富的书。看了书内容之后才知道,它定义的穷远非我所想。
我们生活在中国,生活在城市里,也经常会提到穷。月光族在刷爆信用卡的时候,说自己很穷,下个月要吃土了。北京的土著,举全家之力买了一千多万的学区房,说自己很穷,一辈子欠银行的钱。这些都是凡尔赛式的哭穷。真正的穷,是每天挣扎在生死线上,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保障不了的人。这样的穷,可能离我们很遥远。可是书中的一些事实、观点仍然能触动到我。
《贫穷的本质》是本很学术的书。两位作者,因为这本书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里面提到了贫穷不仅仅意味着缺钱,还会使人丧失挖掘自己潜力的能力。提到那些穷人,我们往往会自带优越感的指责他们,为什么这么愚昧、这么懒惰、不思进取,仿佛穷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香港曾经有个富豪,做了一个真人秀的节目。放弃自己一切的资源,在香港过最底层的穷人的生活。一开始他信心满满,觉得靠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白手起家脱离贫穷。可是体验了几个月下来,他整个人都崩溃了。因为他发现真正的穷人,没有资源没有学历没有帮助,每天干着繁重的体力活,为了下一顿饭而苦苦挣扎,根本没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机会。这种就是书中所说的,贫穷的陷阱。我们出生在有自来水的、没有疟疾没有登革热的环境里,社区强制给孩子接种疫苗和义务教育。我们是先天就拥有这些优势的人,我们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在穷人面前,我们真的不应该有优越感。而是应该更多的怀着感恩之心、怜悯之心。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贫穷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普遍都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延迟满足是一种能力,当你经历了一天高强度的工作,走过炸鸡店时,是否能抵御住地沟油的诱惑。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终于回到家时,能否抵御住拿起手机刷微信的诱惑。食物的满足,精神的空虚,你是否能坚持做一些,现在得不到满足,但是长期坚持,以后会有收益的事情。比如学习、比如锻炼。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身材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贫穷。‘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其实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是一样的——缺乏信心、信念不坚定、拖延!确实,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和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