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朋友问了我关于写日记的事情。
他:“今天重温你的分享,突然萌生想写日记的想法,欢喜哥,能不能给一些意见?”
我:“为什么想写日记?”
他:“第一,记录反思当天的工作。第二,锻炼一下写作技巧。”
我:“意见很简单,就一条:不论字数,不论写的好坏,先写一个月再说。”
他:“好的,经常看你的文章,觉得你的标题非常吸引人,怎么做到的?”
我:“文章只要不是为了销售,就没有必要做成标题党,关键是内容。”
写文章是需要有累积的,也就是需要有素材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人写7天基本上就把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全部抖出来了。
写到后面跟坚持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写啥,所以能写30天是一个坎,希望这位朋友能坚持住哈。
昨天,有另外一个朋友和我交流了不少,他问我能不能把他写到文章中,我说可以,既然答应就不能食言。
交流的是什么话题呢?
一个人过了而立之年后,如果还是混的一般,该怎么做?
这个混的一般,指的是事业还没有起步,工作待遇一般,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大,前途更是渺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处?
这是一个普遍的想象,自然界永远都是遵循二八定律,几乎5%的人拥有超过95%的财富。如果做不了那5%,至少也让自己做那20%,用现实的标准就是尽可能成为中产阶级。
但是,如果没有背景,没有资历,也没有机缘的话,草根是很难做到的。有一个帖子特别火,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很多人会说,周边谁谁也是草根,现在已经逆袭成老总了,这样的人我也见过一些,不过这些都是属于个案,而且这种个案会越来越少。不信,数数周边的人有几个?屈指可数吧?
不算那些60后和70后,这里有部分财富积累具有时代性,机遇性,这里谈的主要指80后。
很多人浑浑噩噩的在社会混了几年,亏没少吃,苦没少受,骗没少上,结果快到30的时候几乎无一所获,迷茫,无助,困惑……
一般人是如何突破困境的呢?经过长久洞察和个人心得总结:
第一,巧遇高人指点,跟高手学习,迅速成长和突破,这是所有人能快速蜕变的捷径。
第二,时刻不忘学习,21世纪如果你真的能有优势,那就是你比其他人学习更多一点,跟快一点,更深一点。
第三,能沉下心来,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公司潜心修炼,日积月累,结果必是厚积薄发。
这三点也算是我给这位朋友小小的建议吧,希望你能看到,对你有些许启发。
好的,今天我们继续深度解读:如何精深练习?
前面我们分析过了,要想成为天才就必须精深练习,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精深练习?
一、首先理解啥是精深练习?
什么是精深?
精密深奥,精湛高深。
什么是练习?
包括两种练习:学生学习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习题练习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习。
什么是精深练习?
为了达到某种既定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推进目标进度。
二、如何精深练习?(三大秘笈)
1、秘笈第一式:组块化。(这个策略分成三步)
第一步,整体了解一项任务——一个大组块,巨大的回路。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整体吸收,啥是整体吸收呢?
就是花时间观察或倾听你想学的技能,比如一首曲子、一个动作、挥杆击球等,而且是以连贯的实体形式,也就相当于在脑中把技能具象(具体的形象)化,简单理解就是景象化,在脑海里有整体的画面感。
第二步,分拆组块,就是把一个整体的技能尽可能的分解成最基础的组块。
举一个书中的例子:
遇见布鲁尼奥。他今年.11岁,正在巴西圣保罗水泥操场上练习一个新的控球动作。为了体会足球在廉价运动鞋下滚动的感觉,他动作缓慢。
布鲁尼奥正在学习“神龙摆尾”的控球技巧:先用外脚背轻推足球,然后飞速绕过,再用内脚背朝相反的方向踢去。要是完成得漂亮,这个动作会给观众一种错觉,以为球是用松紧带绑在球员脚上的。
布鲁尼奥首次练习这个动作,失败了,于是停下思考。然后放慢动作试了一次,依然失败,球滚了出去。
再次停下思考。
这一次更慢了,整个动作分解成了基本的步骤——先这样、再这样、然后那样。他神情严肃,目光专注,仿佛身边一切都不存在。
突然一下,他找到感觉了……
第三步,花时间用慢动作练习,再加速,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
为什么要放慢节奏如此有效呢?
①放慢练习节奏使你更加关注错误,每一次都提高了精确度——而对于髓鞘质的生长而言,精确就是一切。
②放慢练习给了练习者更重要的东西:技能的形状和节奏。
2、秘笈第二式:重复练习。
有个办法可以说明这一事实,就是猜谜:使超级明星的才能消失,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不能造成伤害)?让小皇帝詹姆斯跳投失误,或者让马友友弹不准和弦,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是:一个月不让他们练习。
所以,重复练习是无可替代且是千金难求的!你重复练习了吗?
常规练习是练得越多越好,但是精深练习并非如此,一个人每天能进行多久的精深练习是普遍限制的,因为你必须处于最佳位置(状态)。
所以,无论追求何种技能,每天练习3至5小时。
因为练习并不能使之完美,完美的练习才能使之完美。
3、秘笈第三式:尝试体会。
真正的练习就是集中精神,这是一种感觉,就是练习这种感觉。
这是一个独特的清单(感觉):注意力、连接、建立、完整的、警觉、关注、错误、重复、疲劳、边缘、唤醒,给人的感觉是:成功了,又差一点,又成功了……这是一种渐进,离目标就差那么一点点的感觉。这里简单的理解就是两个字:痴迷!
所以精深练习不是简单的挣扎,而是有目的的奋斗:即选定目标,努力争取,评估差距,再回到初始步骤……循环往复……
这个内容有点抽象,会在这本书解读完之后,对整本书进行梳理,这个内容就会清晰明了。
好的,我们明天继续解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二)—激情(1)
最后分享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败了更好。
——塞缪尔·贝克特